黑龙江养蜂业之蜂种资源介绍 | 蜂蜜百科常识网-凯发网站

黑龙汀省的蜂群以东北黑蜂血统为主,多数已与意蜂杂交。目前,全省尚有纯种东北黑蜂约5000群,分布于饶河、虎林境内。此外,在70年代,还先后引进高加索、卡尼鄂拉等品种,曾在局部地区推广应用,黑龙江省还有少量野生中蜂。

1.东北黑蜂

在黑龙江省域,饶河的东北黑蜂最早是由当地的养蜂人邹兆云等在1918年至1920年分批从乌苏里江东运入饶河境内的。

东北黑蜂是在自然隔离和人为保护下,经过几十年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的地方良种。实践证明,这一蜂种对当地气候、蜜源等自然条件和饲养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其主要特点是:越冬安全,节省饲料,死亡率低;早春繁殖快,能维持大群,群势发展与当地土要蜜源泌蜜规律一致;采集力强,既能利用椴树等大蜜源生产商品蜜,又能充分利用零星蜜源繁殖蜂群;性情较温驯,抗逆力强,件状稳定.便于管理。东北黑蜂在本地表现出很强的生产能力。1955年饶河县关门大队200群,在椴树流蜜期平均单产200kg,平均日产量12.5kg;1977年饶河县小佳河公社永丰大队蜂场,毛水苏流蜜期,27群蜂平均单产350kg。在饶河境内蜂王浆的最高单位记录为750g。

自60年代起,全国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引入东北黑蜂,经10余个科研单位试验证明: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杂种一代适应件强.增产显著,是宝贵的蜂种资源之一。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蜂种,1978年还在饶河县建立了东北黑蜂原种场。1980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将饶河、虎林、宝清三县划为东北黑蜂保护区。

2.中华蜜蜂

省内现仅有野生中蜂。黑龙江省的野牛个蜂对营巢条件要求很高。仅发现在柞栎、红松、山杨、椴树、地锦槭、水曲柳等坚实的空桶树中营巢。自然状态的雄蜂房厚为26mm左有,工蜂房为23mm左右,蜂路宽为8~14mm。人工过箱后中蜂,可用东北黑蜂的巢脾,进行生产和繁殖。

蜂王在产卵盛期,日达1500~2000粒,巢脾和蜂量不足时易出现一房多卵。春季恢复期短,繁殖快,比东北黑蜂提前20天进入分蜂期,平时箱内没有雄蜂,强群蜂数可达2万只以上。

工蜂勤奋,早出晚归,阴天和小雨天气也出巢采集。在欠收年或泌蜜较少的季节,采蜜量高于东北黑蜂;丰收年的大流蜜期则少于东北黑蜂。泌蜡能力强,蜂蜜质量好,蜜盖多为干型。

野生中蜂适应性强,对外界影响反应灵敏,耐寒。自然状态下,rj安全越冬。越冬期如遇不良情况,在晴天,-17℃地上积雪的条件下,可飞翔排泄后返巢。但由于森林的大量采伐,西方蜜蜂的普遍饲养,人为的干扰、破坏,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数量已大为减少。

(0)
上一篇 2016年9月19日 上午8:37
下一篇 2016年9月19日 下午9: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