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品种之东北黑蜂 | 蜂蜜百科常识网-凯发网站

东北黑蜂(northeastblackbee)为西方蜜蜂的一个地方品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俄国远东地区传人中国黑龙江省,是中俄罗斯蜂(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和卡尼鄂拉蜂的过渡类型,并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血统,与饲养于东北地区的意大利蜂,经过长期混养、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后,逐渐形成的一个蜂蜜高产型蜂种。

一、东北黑蜂一般情况

(一)东北黑蜂中心产区及分布

东北黑蜂中心产区为饶河县,主要分布在饶河、虎林、宝清等地。核心区饲养约5000群。

(二)东北黑蜂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东北黑蜂中心产区位于北纬46o36’44”~47o34’26”、东经133o07’26”~134o20’16”,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了低山、丘陵、沟谷、平原四种地形。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回暖迟;夏季短促,温热多雨;秋季降温急剧;冬季漫长严寒。年平均气温1.6℃,极端最低气温-43℃,极端最高气温36.6℃,山区和平原有明显差异。无霜期110~125天,初霜冻最早出现在9月上旬,一般为9月中旬至9月末,山区早于平原。年降水量600mm以上,由北向南逐渐递增,降水量集中在山区,蜜粉源植物生长季节的5~9月份降水充沛。

蜜粉源植物丰富,种类多达300余种,其中木本蜜粉源植物如紫椴、糠椴、柳树、胡枝子、槐树、槭树、楸树、黄柏、山桃、山丁子等多达百余种;草本蜜粉源植物如蚊子草、毛水苏、侧金盏、多穗升麻、野豌豆、苜蓿、紫菀、假泥胡菜等多达200余种;栽培蜜粉源植物如向日葵、玉米、大豆、瓜类等多达30余种。自春至秋花期连续不断,为东北黑蜂的繁衍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东北黑蜂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东北黑蜂品种形成

19世纪50年代以后,沙皇俄国由俄罗斯南部、乌克兰和高加索等地向远东地区大量移民,一些移民将其饲养的黑色蜜蜂带人远东地区。19世纪末,上述黑色蜜蜂分别从三个方向进入中国黑龙江省:一是由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越江进入黑龙江省,二是由黑龙江以北地区越江进入黑龙江省,三是由满洲里口岸用火车运人黑龙江省,分布在中长铁路沿线(满洲里至绥芬河)。至1925年中长铁路沿线饲养的黑色蜜蜂已发展到12430群,养蜂生产发展较快。

1918年3月养蜂人邹兆云迁入饶河,由乌苏里江以东(俄罗斯)引进15桶黑色蜜蜂,用他自己设计的“高架方脾十八框蜂箱”在苇子沟定地饲养,后逐步繁殖、推广至石场、太平、大贷、万福砬子等地,成为“饶河东北黑蜂之源”。

(二)东北黑蜂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20世纪30年代饶河以养蜂为业者已有16户。1943年有蜂群1210箱,年产蜂蜜25t;1947年全县有70多个养蜂户,蜂群1800余箱,年产蜂蜜40t;1955年养蜂2660余群,年产蜂蜜110t;1979年蜂群发展到0.8万群,年产蜂蜜200t;2006年蜂群发展到3.2万群,其中保护区内的核心群0.5万群。多年的保护和饲养实践证明,东北黑蜂性状较为稳定,群体规模呈增加趋势、无濒危危险。

三、东北黑蜂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东北黑蜂形态特征

东北黑蜂个体大小及体形与卡尼鄂拉蜂相似,蜂王大多呈褐色,其第2~3腹节背板有黄褐色环带,少数蜂王为黑色。雄蜂为黑色,绒毛旱灰色至灰褐色。工蜂有黑、褐两种,少数工蜂第2~3腹节背板两侧有淡褐色斑,绒毛呈淡褐色,少数呈灰色,第4腹节背板绒毛带较宽,第5腹节背板覆毛较短。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东北黑蜂生物学特性

东北黑蜂蜂王产卵力强,早春繁殖快。分蜂性弱,可维持大群。采集力强。抗寒,越冬安全。不怕光,开箱检查时较温驯。盗性弱。定向力强。比意蜂抗幼虫病。

(三)东北黑蜂生产性能

东北黑蜂定地饲养的占10%,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的占90%。一般一个蜂场饲养50~100群蜂,最多饲养240群蜂。定地蜂场只生产椴树蜜。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场可利用两个大蜜源:采椴树蜜源后再采秋季蜜源,或采椴树蜜源后利用秋季蜜源繁殖蜂群。

东北黑蜂80%以上的采用18框卧式蜂箱饲养,20%以下应用俄氏蜂箱饲养。冬季有10%蜂群室内越冬,90%蜂群室外包装越冬。

根据当地气候、蜜源特点和东北黑蜂的特性,应实施早繁殖、早育王、早分蜂;适时繁殖适龄采集蜂、繁殖越冬适龄蜂;强群繁殖、强群生产、强群越冬等技术措施。

五、东北黑蜂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1979年黑龙江省成立了饶河县东北黑蜂保护监察站和饶河县东北黑蜂原种场,主要承担东北黑蜂原种的繁殖和保种任务。1980年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将饶河、虎林、宝清三县划为东北黑蜂保护区(黑政办发[1980185号)。1997年国务院将饶河批准为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7]109号)。2006年东北黑蜂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8年农业部确定饶河东北黑蜂原种场为第一批国家级蜜蜂保种场,同时确定饶河东北黑蜂保护区为第一批国家级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区(农业部1058号公告)。国家蜜蜂基因库对东北黑蜂进行了活体保种和精液冷冻保存。

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曾两次大规模对东北黑蜂进行采样,对其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分析,不同区域样本的形态特征没有明显差异。

东北黑蜂原种场已于1979年建立蜂种培育登记制度,设立系谱档案、种王卡片、种蜂繁育记录等。先后向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提供种蜂王约5000只,种群200余群。

六、东北黑蜂品种评价

东北黑蜂集中了世界四大名种蜜蜂的主要优良性状,是我国特有的地方良种蜜蜂;东北黑蜂和其他西方蜜蜂品种之间的配合力强,其杂交种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饲养,可大幅度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东北黑蜂是很好的育种素材,具有研究和开发利用前景。

(0)
上一篇 2016年8月13日 上午8:10
下一篇 2016年8月13日 上午11: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