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40多年,安徽省蜂业的恢复和发展历经曲折,变化巨大,成就显著。大致分为恢复发展、曲折前进和振兴腾飞三个历史阶段。
(一)恢复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调动了广大农民养蜂的积极性,养蜂生产由个体经营逐步向集体和国营蜂场方向发展。中蜂仍是这个时期的当家蜂种,占全省蜂群的80%左右。随着集体和国营蜂场的发展以及家庭养蜂规模的扩大,意大利蜂数量开始增多,中蜂比重逐渐缩小。这一时期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蜂群数量增加有限,商品蜂蜜产量不多‘1957年全省养蜂5万群,年产蜂蜜114.6吨,出口蜂蜜62吨。
(二)曲折前进阶段
1958年国务院批转了农业部、农垦部《关于全国养蜂工作座谈会的报告》,”明确了“今后养蜂生产的发展应采取以农业合作社为主,各类国营农场为辅;外来蜂和本国蜂并重的方针”。由于认真贯彻这一方针,1959年全省养蜂发展到7.5万群,全省最大的国营蜂场歙县蜂场于1958年7月建立,有意大利蜂1000多群,中蜂100多群。1959年当涂蜂场成立,饲养蜜蜂500群,并培训养蜂人员。这是50年代末安徽新建的两个大型蜂场。
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从1960年蜂群数量开始下降,1963年全省蜂量仅2.74万群,落入低谷。1967.-1976年,由于对社员养蜂实行禁养、限养,挫伤了广大农民养蜂的积极性,公社化时期各地办起的500多个集体蜂场,在管理分配上问题较多,技术指导未跟上,集体蜂场逐渐减少,养蜂业徘徊不前。全省蜂群一直在7万群左右,蜂蜜产量为1000多吨。
(三)振兴腾飞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养蜂者有了经营蜂业的自主权,加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蜂产品生产由单一的蜂蜜向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多种产品转变,大大提高了养蜂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蜂产品市场的开放搞活,拓宽了蜂产品流通渠道,给养蜂业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促进了蜂产品加工业的兴起,使全省养蜂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成效显著。这一时期的安徽蜂业取得了如下进展:
1.养蜂生产持续稳定发展1990年全省养蜂发展到25.1万群,年产蜂蜜8000吨,蜂王浆年产50吨。12年的持续稳定增长,使安徽的养蜂业跨入全国的前列。
2.蜂业的管理和组织建设逐步加强为了加强蜂业的管理,养蜂重点产区先后建立了县养蜂管理站。1984年创办了安徽省蜂业公司,已形成了养蜂生产、蜂产品加工、经营和出口一体化的综合性企业,年产值近600万元。全省已有20个市、县成立了蜂业公司。1983年安徽省养蜂学会成立后,全省已有30个县(市)成立养蜂学会、协会、研究会;1990年安徽省又成立了蜂业协会。这些蜂业组织在主管部门统一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社会化服务,总结技术管理经验,组织学术交流,协调产销关系,沟通蜂业信息,促进了蜂业持续稳定发展。
安徽省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多次召开养蜂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有关方针、政策和措施,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提高蜂产品质量,参与市场流通。近10年,农业部门为扶持蜂业发展共投资410万元及木材、饲料糖等物资,供销部门积极疏通流通渠道,发挥蜂产品购销的主渠道作用,并发放养蜂扶助资金400万元,经贸部门积极做好外销工作,拿出100余万元扶持生产和加工。各级农牧、供销、经贸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对外省到安徽转地放蜂的养蜂场,帮助运输、安排场地、供应生产和生活资料,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促进蜂业的发展。
3.形成了以专业户为基础的生产新格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养蜂能手逐渐成为专业户,饲养规模扩大。随着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专业户又逐步向联合体方向发展,形成了一个以专业户为基础,联合体为骨干的养婶生产新格局,1989年全省有养蜂专业户(20群以上)5000余户,养蜂20万群,占当年全省蜂群总数的79.4%,蜂蜜产量占总产量的90%左右;联合体约150个。如肥西县三河蜂业联合体,1982年成立时共有15户、150群蜜蜂,1990年发展到84户,有蜂4165群;1984年由120户养蜂者组成的嘉山县管店联合蜂场,有蜂5000多群,1986年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队。联合体自愿结合,统一购销,切磋技艺,经济效益比一般养蜂场高。
4.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教育科研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各级农牧部门大力普及推广科学技术,推动蜂业的发展。全省蜂业主管部门,先后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78期,参加学习的人数达3000多人次;举办学术讨论会、讲座、报告会20余次;编印了《养蜂》、《怎样养好蜜蜂》、《中蜂新法饲养》、《蜜蜂生物学》、《蜜蜂病虫害防治》等科技读物3万多册,出刊了《安徽养蜂》杂志17期;组织经验交流会,现场参观学习等活动,有力地推动养蜂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促进了蜂业的科技进步。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在农学、畜牧、生物等专业开设了养蜂课,并在生物系成立了养蜂教研室。1986年全省农业系统所属12所中等农业学校和部分农业职业中学也相继开设养蜂课,培养了一批蜂业技术人员。
组织科学考察。对皖南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淮北地区中蜂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摸清了中蜂集中的21个县的资源分布情况;同时,进行了蜜源植物的调查,为合理利用蜜源提供了依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根据安徽养蜂业的现状,从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组织省内养蜂科技工作者联合攻关。10多年来,先后开展了多个科研项目。“中蜂新法饲养技术推广”项目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蜂蜜快速检测”和“雄蜂蛹开发利用”获经贸部奖;“中蜂囊状幼虫病中草药防治”获省科技进步奖;“雄蜂精”获国际专利博览会银奖。
5.蜂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出口量增加1990年全省已有蜂产品加工厂点24家,年产值4000万元,有8种产品出口到10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300万美元。蜂产品加工制品有三种获第三十二届国际养蜂博览会集体金奖,一种获国际专利博览会银奖;二种获部优;三种获省优。同时,还开发了“蜂毒粉针”、“中国雄蜂精”、“蜂蛹壮阳露”等产品。巢湖蜂宝厂是全省蜂产品加工业的创汇大户,年产值2000万元人民币,产品出口到9个国家和地区,创汇250万美元。
安徽省蜂产品,1984年以前主要由上海口岸出口。从1984年开始,由省外贸自营。蜂蜜出口量增长较快,出口量约占蜂蜜总产量的60%。1990年出口9150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86年开始出口蜂蜡、蜂花粉、蜂胶和雄蜂蛹,至1991年止,已分别出口207.5吨、110吨、3吨和8吨。1988年又开始出口鲜蜂王浆和小包装蜂蜜,分别出口41吨和l314吨。蜂产品出口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养蜂业的发展。
6.优质蜂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蜂业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加(工)、销一体化,促进养蜂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中央、省及县(市)三级共同投资兴建养蜂商品生产和优质蜂产品加工出口基地。1986年在合肥兴建了优质蜂蜜生产出口基地,1988年分别在合肥、阜南、枞阳又兴建了3个优质蜂产品加工基地。这些基地在提高蜂产品质量和产量以及推广新技术等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由于安徽省蜂蜜质量提高,出口量逐年增加,获得对外经济贸易部荣誉奖,1990年蜂蜜出口量比建基地前的1986年增长了150.3%。同时,基地自身经济效益也较高,生产开发了近20个品种的加工制品,其中有合肥优质蜜生产基地生产的“蜂花粉口服液”(瓶装)获部优产品;合肥蜂产品加工基地生产的“纯蜂蜜”和“儿童补锌蜂蜜”及阜南蜂产品加工基地的“槐花蜜”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枞阳县蜂产品加工基地生产经营的蜂蜜质量好,成为外贸出口免检单位。随着蜂业的发展,蜂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安徽蜂业变化巨大,成就显著,已跨入了全国的前列。展望未来,前景十分广阔,安徽的蜂业必将会登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