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窖活框养蜂技术介绍 | 蜂蜜百科常识网-凯发网站

蜜蜂经过长期进化选择了在自然的洞穴中筑巢, 足以证明洞穴中的环境十分适合蜜蜂居住。很多养蜂 人曾在地下洞穴、树洞、石隙、坟墓、炭窖、红薯窖 中发现过强大蜂群及丰富的贮蜜。至今仍有一些地方 的人在崖壁、陡坎等处建造人工洞穴饲养中蜂,然后 毁巢取蜜,它的最大问题是不能进行活框饲养,实现 中蜂养殖的现代化和产业化。为此,笔者发明了用导 轨悬吊巢框建造蜂窖来解决这一问题,办法是在土中 挖出窖室,把塑料导轨安装、固定到窖室的顶部,巢 框的上梁钉 2 个螺钉,螺钉上部可以插入导轨滑槽中 固定;滑槽的间距为 3.5 cm,等于一般巢脾的间距; 从正面开启窖门,推入和取出巢框在水平方向操作, 而不是像蜂箱那样从顶上开盖,垂直摆放和取出巢框 进行操作。下面分别作介绍。

1 蜂窖的优越性

在自然状态下,东方蜜蜂在树洞、岩穴等隐蔽场 所中筑巢,西方蜜蜂在洞穴中筑巢。地下的洞穴由于 有土石的包围,对外界温湿度的影响有巨大的缓冲作 用,故洞穴中的环境冬暖夏凉;土地又可吸收水分, 可保持一定的湿度,对蜜蜂生活十分有利。所以蜜蜂 经长期进化选择了在洞穴中筑巢安家。自从人类文明 进入农耕养殖时代以来,人们把蜜蜂放入树筒、木 桶、木箱中人工饲养,收到明显效果,特别是采用活 框养蜂使蜂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养蜂一直使 用的薄板木箱,保温隔热性能远远不及洞穴环境,也 给蜜蜂带来很大损失,造成年复一年的“夏衰”“冬 伤”,蜂群管理难度加大,产量不稳,收入也不高。 如果能把洞穴环境和采用活框饲养结合起来,就可避 免因采用蜂箱而给蜜蜂带来的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蜜 蜂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和减轻病虫为害。

蜂窖结构简单,建造容易,可就地取材,造价低 廉,容易普及推广,有利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同时 也可改善生态环境。

2 蜂窖的选点

选择建窖地点,首先要考虑蜜蜂的生物学特性, 建窖地附近必须有丰富蜜粉源以满足蜜蜂生活的最 基本需要。由于洞穴环境比较好,容易形成强群, 同一地点也不能建过多的蜂窖。附近最好没有养殖 意蜂的。再就是要考虑地形、地势、土质,选择背 风向阳,视野开阔,地势较高,土质坚实一点的地 方为好,不能建在风口、易涝、水淹、容易塌方的 地方,还要避免人为干扰和避开污染、震动、噪音 较大的地点,选择土地较为坚实的崖壁,陡坡,土 坎等便于开挖。有些地方不完全具备直接开挖蜂窖 的条件,也可部分或全部采用水泥、木材,砖块等 材料构筑蜂窖 (图 1)。

3 蜂窖的设计和建造

蜂窖的设计和蜂箱设计一样都需遵照中蜂筑巢的 习性。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西方蜜蜂居住的蜂箱不适宜 养中蜂,笔者近几年通过养殖中蜂试验,发现以不同 的无底巢框和相应的蜂箱养殖中蜂,中蜂的子圈有圆 形趋向,整个繁育区有球形趋向。依据这一规律和测 量结果,设计了 q- 77 立式中蜂巢框和相应的 q- 77 立式 10 脾蜂箱,经过 1 年多时间的试用,效果较为 理想。故蜂窖的巢框暂时采用 q- 77 立式巢框,内围 高为 45 cm,宽为 28 cm。巢框用 1 cm 厚,2.5 cm 宽 的优质杂木条钉制而成。蜂窖的窖室也参照 q- 77 立 式蜂箱,只是为了安装导轨和顶梁,窖室的高度增加 到 54 cm,窖室的长度为 34 cm,宽度仍为 38 cm。

为了方便蜜蜂的起落,门的开启和冬夏两季增加 门保温隔热层的厚度。蜂窖增设了前厅,厅室底面与 窖室地面一样平,厅的左右两边宽度各增加 2 cm, 高度也增加 2 cm。见蜂窖示意图 (图 1)。

蜂窖的底部高度最好比地面高约 80 cm,便于平时 观察、操作和防止积水。

导轨的安装:导轨是笔者发明用于悬吊巢框的专用 塑料型材。它强度大,能防水防霉,使用寿命长,环保 安全。1 块由 5 个导轨滑槽组成,2 块长 30 cm 型材排列在一起放到 2 根长 48 cm、宽 3 cm、厚 2 cm 的顶梁上,2 个顶梁相距 21 cm,以螺钉固定后,把顶梁翻 转到上部插入窖室侧壁上部打好的 4 个孔洞中固定。 导轨槽与巢框的连接,巢框的上梁中间距两端 3 cm 处,钉 2 个专用螺钉,螺钉上部高 1 cm 用于插入导 轨滑槽。

窖门:它对窖室的保温隔热很重要,因此要选用 保温隔热效果良好的泡沫塑料板或挤塑板制作,平时 用 2 cm 厚的,冬季在前厅再加 3~4 cm 厚,表面用 封箱胶带贴满加固和粘在彩钢外皮上,同时可防止蜜 蜂啃咬。门的开关方式采用嵌入式为好,即把泡沫板 裁成比门框各大 1~2 mm 门板塞入门框,利用泡沫 板略有弹性进行密封。采用嵌入式能减少压死蜜蜂。 窖门的下部开 1 个宽 6 cm、高 2 cm 的巢门,供蜜蜂 进出。备 1 根宽 2 cm 见方、长 6 cm 的泡沫板,当然 棒的表面也需用封箱胶带包裹起来,棒斜插入巢门供 调节出入口大小和通气量。至于是否要在窖门的上部 开通风通气孔,需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蜜蜂需要而 定。泥质墙壁做窖门如果不牢固可用木材等材料做门 框加固。

窖室后壁的蜂路挡条:用 1 cm 见方、长 38 cm 木条 1 根钉在蜂窖的后壁上,高度离窖底 36 cm。作 用是确定后蜂路为 1 cm,同时可避免巢框的后侧梁 直接撞到后壁,容易挤死蜜蜂。挡条接触到侧梁部分 最好打磨成圆弧形或梯形。

窖室前部蜂路卡齿:在 1 根长 32 cm、1 cm 见方 的木条上面钉 8 根 3 cm 长、1 cm 厚、0.8 cm 宽的卡 齿,卡齿间距为 3.5 cm,齿的前端 1.5 cm 磨成锐角, 后 1.5 cm 做成卡条。窖中悬吊的立式巢框很难保持 平行,故插入卡齿来固定间距保持平行,另外还起到 固定前蜂路的作用,卡齿放于侧梁的下部。

落蜂板:由于蜂窖底部距地面 80 cm 左右,蜜蜂 抖落到地面后很难爬到窖里面去,故需准备 1 块长约 50 cm,宽 30 cm 的胶合板接蜂。抖蜂前将落蜂板从 窖底部插入窖里,外面留 20 cm,抖蜂在板上使蜜蜂 容易爬入蜂窖。整个蜂场只需备 1 块 共 同 使 用。 q- 77 立式巢框可用苏式摇蜜机摇蜜。

4 蜂窖养蜂的饲养管理

蜂群入窖:把蜂群转移到窖中饲养。平箱蜂群可 把巢框直接移入窖中,方法是把需要移入的子脾竖起 来,侧梁改做上梁,在上梁两端的 2 cm 处中间各钉 1 个螺钉,螺钉上部留 1 cm,便于插入导轨滑槽。将 子脾连蜂、连王逐个移入窖中再加入 1~2 个上好巢 础的 q- 77 立式巢框。以后陆续添加,逐步将平框换 出。如收捕到分蜂群,可直接入窖,里面先备一子脾 和一蜜脾为好。蜂桶或野外蜂巢过入窖内养殖和平时 过箱一样,割下子脾和少量蜜脾再绑到 q- 77 立式巢 框上入窖。

日常观察管理:蜂窖养蜂系仿原生态养殖, 蜂群回归自然,一般群势较好。平时多在外面观 察,尽量少开门检查,防止过多干扰蜂群的正常 生活。必要管理时打开窖门后,如箱中有空的地 方,可将外侧巢脾向空处倾斜 20°~30°,使 2 个 巢框分开,然后再慢慢将巢框抽出检查,处理后, 插入旁边的第二根空的导轨滑槽中。依次检查完 毕,巢框也逐次移动了 2 个槽位,蜂群仍保持原 来状态。如果箱中无空位,可先取 2 个巢框直立 放在地上,其余仍按上述办法依次进行,最后再 将抽出的 2 框放回。

蜂窖、蜂柜联合使用进行小转地饲养:蜂窖是定 地饲养,有很大的优势,但不能利用近处大宗蜜源。 为弥补不足,笔者依照巢框悬吊这一概念发明设计了 适合移动饲养的蜂柜 (将另作介绍)。当附近地区有 大宗蜜源时,可将饲养的强群巢框从窖中取出转入蜂 柜实行小转地放蜂,夺取高产、增加收益,结束后蜂 群仍放回窖中“休养”。

我国幅员广大,气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差别很 大,各地土质有所不同,建造蜂窖应因地制宜、因陋 就简、就地取材开展养殖试验。西方蜜蜂能否应用这 一技术有待探索。总之蜂窖、蜂柜养蜂是新生事物, 有待大家共同努力,不断试验总结经验以利推广普 及,为蜜蜂养殖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0)
上一篇 2017年6月6日 上午7:31
下一篇 2017年6月6日 上午8: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