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贵州的养蜂生产仍很落后。1950年,《贵州省农业生产奖励办法》中明文规定:“家庭养蜂,其收入不论多少,一律免征负担”。积极鼓励养蜂。1952年,全省仅有传统方法饲养的中蜂2.6万群。1953年,全省仅收购蜂蜜7.5吨,蜂蜡5.4吨。
在各级政府大力倡导、扶持下,经过30余年的努力,贵州养蜂业在生产、科研、教学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80年代末,全省饲养蜜蜂已达16.5万群(中蜂13.5万群,意蜂3万群),养蜂总产值620万元,蜂产品加工业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一)贵州意峰的饲养和发展
贵州虽曾先后引进过多种西方蜂种,但生产上起主要作用的一直是意蜂。意蜂的饲养和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
1.起步时期(1956-1971年)
1956年,浙江金华人严仁定夫妇受羊艾农场委托,购买53群意蜂带入贵州。次年扩大到10个单位饲养,并组建了省农业厅种蜂场。1958年,养蜂正式列入省农业厅工作日程,制定了全省生产规划,明确贵州发展养蜂的方针为:“大力繁殖意蜂,逐步改良中蜂,培养技术人员……”。当年,遵义专区外贸、省商业厅从湖北,省农业厅自天津共引进意蜂1485群,分配到遵义、兴仁、安顺、铜仁地区的各重点县,组建了大批社、队及国营蜂场。但因受“左”的影响和遭受自然灾害,大多数养蜂场相继失败。1962年后,养蜂业逐步走上了正常轨道。省农业厅组建了养蜂组,附设实验蜂场。重点州、市、县农业局也相应配备了养蜂管理干部,加强了对养蜂生产的指导。1964年,全省意蜂发展到2000群。主要集中在省级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及国营农场饲养。许多养蜂场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先后为各地培养了大批养蜂人才,起到了试验示范和提供蜂种的作用。60年代后期,养蜂生产趋于停顿。1968年前后,一些重要的养蜂场相继撤消或失败。
2.贵州意峰迅速发展时期(1972-1979年)
1972年,贵州省农业厅、商业厅在贵阳联合召开了全省首届规模较大的养蜂生产会。会上进一步明确了“积极发展集体养蜂、鼓励社员家庭养蜂”的方针,掀起了养蜂生产热潮。1973年,全省蜂群发展到19万群,其中意蜂有3170群。当时有国营养蜂场25个,集体养蜂场425个(包括中、意蜂)。1974年前后,贵州爆发中蜂囊状幼虫病,全省中蜂损失70%-80%。为尽快恢复养蜂生产,1974-1976年,省地县农、商、贸各部门,自省外大批调进意蜂约4000群,引种及扶持生产的资金共计17.9万元。还多次联合召开各种养蜂生产会,组织现场参观、培训养蜂人员近千人次。各级业务部门也充实了养蜂干部加强第一线工作。到70年代末,全省意蜂发展到3.5万群。据调查,黔西南州1979年有蜂1.4万群,仅兴义县就有意蜂场116个,养蜂6550群。
客蜂入黔始于60年代始。70年代后,省外蜂场逐渐增加,每年客蜂达3万余群。客蜂入黔,带来了蜂种、技术,增加了当地蜂产品产量。1978年,全省蜂蜜收购量首次突破1000吨。
3.贵州意峰调整恢复及稳步发展时期(1980-1990年)
1979年前后,贵州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来占主体的国营、集体蜂场相继下放解体,蜂具、蜂群分给个体。1983年蜂蜜由统购统销改为多渠道议购议销后,原有的销售渠道不畅,加工出口萎缩,蜂蜜滞销,蜂王浆价格暴跌,使刚发展起来的养蜂场受到挫折,迫使部分弃蜂改行,全省意蜂降至1万群左右。1985年,一向作为意蜂重点县的兴义,仅存蜂场20个,养蜂1800群,分别比1979年下降82.8%和72.5%。80年代前半期意蜂生产出现低潮。当时,为寻找出路,养蜂业内部及时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了多渠道经营,发展产品加工。一些蜂场也努力提高养蜂技术,改变以往单一经营的方式,开展蜂王浆、蜂花粉生产,部分蜂场还参与了流通经营,大大提高了蜂场的经济效益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终于经受住了低潮时期的考验。1985年,蜂产品产销开始回升。到1987年,全省意蜂场恢复到454个,养蜂20053群。80年代后期,贵州农村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养蜂能手,养蜂30-120群的蜂场占全省蜂场数的71.7%,一支稳定的养蜂队伍基本形成。养蜂生产取得了稳步发展。80年代末期,蜂蜜产量达1600-18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