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古代蜂业
贵州少数民族对蜂产品的利用,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唐代(618-907)的贵州少数民族对京城王朝的贡赋,以蜂蜡为大宗。居住在贵州的苗、布依、水、忔佬等少数民族很早就懂得利用蜂蜡来制作蜡染布,“先用蜡绘于布,而后染之,既染,去蜡则花见”(1796年清乾隆《贵州通志》)。苗族称蜡染为“木”,水族称之为“叶桑”。自唐一直至清朝,贵州蜡染素负盛名,也是历代的主要贡品。
(二)1949年以前的贵州养蜂业
1949年前的贵州养蜂业,主要是沿用传统方法饲养中蜂,将收捕来的野生蜜蜂或分蜂群,置于树筒、木桶、竹笼(外用牛粪糊严)、箱柜内饲养,割脾榨蜜,养蜂仅作为一项副业生产。这种方法养蜂甚为兴盛。30年代正安县养蜂70桶(群)以上者就有30多户。
1930年前后,贵州有识之士曾引进意蜂,并试图改良饲养中蜂,政府有关部门亦有所提倡。1926年,贵州实业厅曾发训令,提倡开展养蜂教育,饲养意蜂,并要各县知事“广为布告,并于实业局内查酌举办,以资倡导”。1936年,天柱杨昭荣、杨宗权与罗盛德等曾由湖北运回意蜂12群,提倡改良。贵阳与四方并等处,亦有饲养意蜂者,其蜂种系由云南之昭通运入。1937年《中国养蜂》各家蜂讯报道:“最近有贵阳徐乾章者,首先提倡改良中蜂。”1937年仁怀县农场秋季计划亦有发展养蜂一项,并养有中蜂6群(活框)。1948年,贵州省建设厅还向省内各专员公署、农业改进所等转发了当时国民政府农林部颁发的《养蜂场登记规则》。50年代以前,虽有人引进意蜂,提倡改良中蜂,但由于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却始终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