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养蜂业之内蒙古蜂业发展概况 | 蜂蜜百科常识网-凯发网站

(一)内蒙古养蜂业历史和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养蜂历史无详细记载。巳知呼伦贝尔盟阿荣旗(那吉尼)养蜂者赵耀林从1942年开始饲养西方蜜蜂。

1958年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红城人民公社养蜂场成立,饲养西方蜜蜂1000群,每年产蜜2.5万公斤,为全区的蜂业发展作出了榜样。为发展养蜂事业,同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首次从湖北宜昌引进意大利蜜蜂2500群,分配到区内各盟、市。‘到1962年,全自治区拥有蜜蜂1.8万群,4年增加约6~7倍。养蜂由本区的东部逐渐扩展到中、西部,且蜂群逐年增长。这次的引种,是内蒙古发展养蜂的新起点。

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在托县蜂场的基础上,成立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区国营蜜蜂良种繁殖场,蜂种全部为意大利蜜蜂。它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养蜂员;以国营带集体,扩大养蜂业;为全区培育提供蜜蜂良种。

60~70年代,在自治区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全区范围内成立了许多国营和集体养蜂场,为养蜂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9年全自治区的蜂群达到8.5万群,是1958年的30余倍。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更加调动了广大养蜂者的生产积极性,蜂群数量迅速增加,到1983年发展到13万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至1985年,由于蜂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影响养蜂生产的发展,蜂群数有所下降。80年代末,全区蜂群在9万群左右,1991年降至4.3万群,年产蜂蜜3000~5000吨,连同蜂王浆、蜂蜡、花粉、蜂胶产品,年总产值逾1300多万元。

随着养蜂业的发展,一种新型的养蜂联合体在清水河县杨家窖乡出现,把联系场地、蜂群运输;产品销售以及物质供应等统一起来,而经济是各养蜂户独立核算。这种经营形式为养蜂者提供了许多方便,现在许多地方都成立了这样的联合组织。

(二)内蒙古养蜂业蜂种及蜂群分布

本区饲养的蜜蜂主要是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及其杂交种。卡蜂及以它为母本的杂交种,适应本区的自然条件。至今全区还未发现人工饲养中蜂。

由于受地理、气候、农业生产状况以及蜜蜂饲养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全区蜂群分布很不平衡。养蜂主要集中在阴山以南和大兴安岭以南的农业区,草原牧区基本上还是空白。因此许多蜜源还有待开发利用,而在农业区中,生产较发达的地方养蜂较少,边缘区农业生产较落后,养蜂较多。在本区养蜂重点旗、县如清水河县、准格尔旗、托克托县、敖汉旗、库伦旗、阿荣旗等,蜂群总数占全区的40%。这些地区养蜂业的发展,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养蜂者大部分成为当地的富裕户。

(三)内蒙古养蜂业蜂业管理及技术队伍

内蒙古养蜂业由农委农牧渔业多种经营站以及番盟(市)旗(县)对口单位主管。主要进行养蜂技术指导,先进技术的推广,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及贯彻国家有关养蜂的政策等项工作。内蒙古养蜂技术力量较薄弱,在60年代,自治区农业厅派管理人员去外地学习养蜂技术。内蒙古农业学校也设立过养蜂专业,培养了养蜂专业管理人员约100名。80年代又有福建农学院蜂学系毕业生陆续回内蒙工作,加强了养蜂技术力量。近几年牡丹江农业学校也为自治区培养了一些养蜂人才,但总的人数还是很少,远不能适应蜂业发展的需要。

1981年10月,由内蒙古农学会批准,成立了养蜂学组,为自治区养蜂业的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四)内蒙古养蜂业饲养方式及管理技术

全区蜂场多半是长途转地饲养,即冬春去四川、广东、湖南、云南等省越冬春繁,夏秋逐渐北返迫花夺蜜。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主要放蜂路线有两条:

1.内蒙古-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或内蒙古-四川-内蒙古。

2.内蒙古-湖南(广东)-河南-内蒙古。

东部区蜂场多为短途转地放蜂。由于长途转地放蜂,生产投入增加,经济效益不如定地结合短途转地放蜂。所以,近年来逐渐趋向定地结合短途转地饲养。由于绝大多数养蜂者已掌握了室内和室外蜜蜂越冬技术(室外越冬居多),定地养蜂更有了保障。

伊克昭盟的准格尔旗采用室外地膜越冬技术,效果良好。技术要点是在排列的蜂箱前铺70~90cm宽的地膜,包装方法与其它越冬蜂群一样。地膜越冬的主要特点是防止地表反潮,提高地面温度。蜜蜂越冬成活率在80%以上,已逐步推广。

在养蜂生产方面,采用双层继箱取蜜,既减轻了养蜂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又有利于生产成熟蜂蜜。1989年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的一定地养蜂户,在向日葵花期,组织了50个双继箱蜂群,生产商品蜂蜜4200kg,平均每群产蜜84kg,纯收入1.2万元。而另一户70多个单继箱群生产蜂蜜约4000kg,平均群产蜜57k8,纯收入1万元。由此看出,双继箱体蜂群采蜜技术在定地饲养的养蜂者中,很值得推广应用。

(2)
上一篇 2016年8月15日 上午8:18
下一篇 2016年8月15日 上午8: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