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发布预警公告防范食用野生蜂蜜蜂蛹中毒 | 蜂蜜百科常识网-凯发网站

8月3日,怒江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预警公告,提醒广大消费者谨防食用野生蜂蜜蜂蛹中毒。食用野生蜂蜜蜂蛹后,如出现中毒症状,应尽可能进行催吐和导泄,并及早到附近医院就诊,还应及时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

怒江各族群众都有食用野生蜂蜜、蜂蛹的习惯,夏秋季节是食用野生蜂蜜蜂蛹中毒较为高发的季节。据预警公告,野生蜂蜜蜂蛹中毒多是由于蜜蜂采集有毒蜜粉源植物,如雷公藤、大茶药、昆明山海棠等。此外,采自烟草、附子、洋地黄和某些杜鹃花科植物者,其蜂蜜蜂蛹均可致食用者发生中毒。普通的新鲜或活蜂蛹无毒,而胡蜂或黄蜂的蜂蛹却含有神经性毒素,死亡时间较长的蜂蛹会产生大量的组胺等蛋白质产物或者被细菌污染,蜜蜂幼虫体内粪便也含有毒素,误食这样的蜂蛹就会引起中毒。还有萤火虫的幼虫在蜂房中借巢孵化的时候也容易被误食引起中毒。

采摘、购买、出售蜂蛹时,要正确识别可食用与不可食用蜂蛹。食用蜂蛹要按正确的食用加工方法,剔除有毒部分并加工至熟才能食用。在加工蜂蛹时,要注意将蛹和幼虫分开,幼虫必须用沸水烫后除去其体内粪便,方可与蛹合并油炸。另外蛹内蛋白质丰富,含有一些肽类胆碱及酶类物质,成分复杂,一次切勿食用太多,过敏性体质者切勿食用蜂蛹。食用野生蜂蜜、蜂蛹时同时要避免与酒类共同食用。

食用野生蜂蜜中毒在0.5~24小时即可感到发病,食用蜂蜜蜂蛹的中毒埋伏期为2至4小时不等,中毒严重程度与摄食蜂蛹的数目多少有关。其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伴低热、乏力、头晕、四肢麻木。轻者口苦、口干、唇舌发麻、食欲欠佳;较重者腹泻有血便,还可出现肝损害症状和肾损害表现;严重者出现寒战、高热、尿毒症和周围循环衰竭,最后死于循环中枢和呼吸中枢衰竭。

(0)
上一篇 2016年8月5日 上午10:43
下一篇 2016年8月5日 上午10: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