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橡胶为主要产业的白沙黎族自治县,许多农户每天都穿梭在茂密的橡胶林中。但对于细水乡南三村、坡好村的一些农户而言,种植多年的橡胶林如今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收益——林子里“隐藏”着一个效益比种橡胶更好的林下产业。
“细水乡环境好、民风好,养蜂再合适不过。”曾在五指山市养了10年蜜蜂的沈红辉说,早在2010年,他就相中了细水这片土地,并将自己的养蜂公司转移到这来。沈红辉的决定让他的养蜂产业越做越大,同时也给细水乡的农户们带来了新的增收渠道。
农户“签约”成凯发网站的合作伙伴
养蜂想要做出效益,一个人单打独斗往往难成气候,手握技术的沈红辉并不“吝啬”。从2010年初到细水,他每年从周边村子挑选两户村民传授养蜂技术,这一举动既扩大了产业规模,也让细水乡的农户们看到了养蜂实打实的经济效益。
“从2010年做到2013年,农户积极性高,也得到了县里的关注。”沈红辉告诉记者,经白沙县政府牵线,沈红辉成立了白沙沈氏养蜂专业合作社,带动的农户也增加到了37户,其中还有10户是贫困户。
与普通合作社不同,沈红辉采用“签约”的形式,把农户变成了凯发网站的合作伙伴,利用自身的经营管理经验及技术,与农户分享收益,一起经营蜂蜜“工厂”。
签约的好处在哪?“公司有先进的养殖技术支撑、稳定的销售渠道、统一品牌以及标准化的质量监控系统,让农户专心养蜂,效益产量自然高。”沈红辉介绍,不仅如此,双方签约的第一年里,农户只需提供场地和人力,蜂种、技术全由沈红辉提供。
不仅前期省了农户的麻烦,在蜂蜜产出后,收益全归农户所有,一旦出现蜂蜜销售难,沈红辉还将按市场价格收购。
周边村民加入养蜂
如今签约的37户农户,不但从沈红辉那学到了养蜂技巧,还学会蜂种培育,借助高产分蜂箱养殖法,不少农户都卖起了蜂种,开始带动周边村民养蜂。细水乡新村村民王明文,去年10月才刚领回10箱蜂种,现在便已扩大到了60箱的规模,半年时间就收获300斤蜂蜜。
“全白沙的蜂种几乎都是我们在供应,这林下养蜂,算是在细水扎下根了。”沈红辉说。
既然把农户“签约”成员工,农户出产的蜂蜜也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只要合格,沈红辉便会贴上“海岛蜜语”的注册商标,帮着农户闯市场。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细水乡的蜂蜜也搭上了互联网“快车”,每斤100元的售价颇受消费者欢迎。
现在的细水乡,林下养蜂已不仅局限在橡胶林里,青翠的竹林也被用来养蜂,沈红辉研发的野蜂养殖技术也逐渐成熟,届时新品种“百花蜜”将会让农户的腰包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