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西藏漫山遍野的花开了,红的、黄的、紫的……阵阵芳香在山谷间散开。这时,蜂农们如期而至。今年40岁的石井海便是其中一员,他一路从南方赶来,在5月下旬到达拉萨,开始又一期的采蜜工作。这份工作他从1993年开始做,一晃已是20多年。
一只蜜蜂终其一生只能酿3克蜜
蜂蜜人人爱喝,可是总觉得它价格高,甚至就算花高价还买不到纯正的蜂蜜,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石井海说:“一只蜜蜂终其一生也只能酿3克蜜,所以蜂蜜产量一直都不高,但是有那么多人想要买,自然会有人作假。”
每到一处采蜜地,放下蜂箱后,他的“百万大军”就开始工作了,有一部分“侦察兵”就会抓紧去寻找蜜源,石井海所要做的就是检查蜜蜂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有没有跑蜂现象,而这时总会看到由于长途跋涉很多蜂子死掉了,所以他总是在白天黑夜地赶路,为的就是减少损失。
“侦察兵”找到蜜源后,后续大部队就会开始工作,每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工作,采蜜回来后就是酿蜜,酿蜜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自身的功能将多糖转化成单糖,这就是蜂蜜更容易被吸收的原因。蜂子们还要一直煽动翅膀来加速蜂蜜中水分的蒸发。很多蜂农为了利益,摇蜜的频率在一天一次或者两天一次,而这样的蜂蜜品质不算好,因为酿蜜时间段,水分蒸发少。石井海一般会将摇蜜时间控制在一周左右,这样的蜂蜜品质更佳。
追花逐蜜“浪漫”也暗藏艰辛
一顶简易帐篷、上百个蜂箱、一大片花田,这就是石井海的“居所”,真有点地为床天为被、花海做枕头的浪漫感,不过他可没心思做这样浪漫的梦,因为要抓紧时间为这一季的收获而忙碌。
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采胡豆花蜜;2月下旬到四川采油菜花蜜;3月份再到江苏采油菜花蜜;4月以后往北走来到甘肃,是采油菜花蜜的好时节;等到5月份,继续留在这里采洋槐花蜜;转眼到了5月下旬,就要前往西藏了。首先他会到山南采百花蜜;6月底,到日喀则江孜县采油菜花蜜,一直持续到10月底。“11月,蜂子要冬眠了,我们也就休息了。”石井海说,“我们就是大家口中所谓的追着花期跑的人,做着世上最‘甜蜜’的工作,听起来是不是很浪漫?”说到这里,他哈哈大笑起来。
都说世界那么大,想去看看。对于石井海而言,他过着人人向往的生活。但是,这一路的艰难和辛酸,只有自己能体会。20多年来,周而复始,每一年他都要在固定的时间段里到固定的地方做相同的工作。“其实,只是听上去浪漫而已,一年到头追着花期天南地北到处跑是很辛苦的。”石井海说。
在追花旅中,养蜂人石井海身上体现出的“韧性”与蜜蜂是何其的相似——一年到头都在忙活。“家里从父辈开始养蜂,而我也只学到了这一项手艺,所以不做这个做啥呢?”说起这些,石井海总是乐呵呵的,东北人的爽朗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门让人敬畏的手艺
这项古老的行业,既是甜蜜的事业,也透着难言的苦涩,为了追赶花期,养蜂人石井海过着游牧般四处安营扎寨的生活。但养蜂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更像是家族技术和精神的传承。养蜂技术并非一朝一夕可学成,是要在漫长的实践中去摸索,20岁,石井海便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这门手艺。
养蜂人的苦,苦在漂泊。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常还会遭到驱赶,一是来自当地养蜂人的驱赶;二是来自当地老百姓的驱赶,除了被驱赶,对于石井海来说,最怕的莫过于蜂子间互相盗蜜了。“蜜蜂的习性中有这样一个行为,当外界的蜜源不好时,它们会互相盗蜜,盗蜜事件一旦发生,就会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石井海说,“因为一旦它们打斗起来,基本都是同归于尽,那我就遭殃了。”所以,石井海需要管理好这几十万“大军”实属不易。
管理好了蜂子,石井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摇蜜。在现场,他向记者演示了一遍。记者看到他先把去盖的蜂房从蜂箱中拿了出来,然后放在了一个特定装置中用手进行转动,速度很快。“这就是利用离心力使蜂蜜分离出来。”石井海说。
摇出来的蜜要装到一旁的大桶中,这就是甜蜜的收获。不过,这些蜜还需要进一步加工——过滤和包装。摇出来的蜜上面偶尔还会有一些杂质,所以需要过滤一下才能得到最纯净的,这一部分工作由石井海的哥哥来做,他们分工明确。过滤后包装一下,就是消费者在市场上买到的上好的纯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