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行业标准不健全阻碍产业走上正轨 | 蜂蜜百科常识网-凯发网站

在我国真正能形成产业规模的蜂蜜种类主要有三种:一是体格较大、产蜜较多、喜欢单一花种的意蜂,这类蜂占比最大,达到80%以上;二是体格很小、产量较少、喜欢采山里的零星花、抗寒能力强的中华蜂,简称中蜂,比例不到10%,它们所酿造的蜜被称为土蜂蜜;第三种是东北黑蜂,占比也比较小。

抛却市面上充斥的勾兑蜂蜜不说,在意蜂、中蜂和黑蜂中,意蜂产量最大,经济效益也相对更好。在7~10天的花期中,意蜂所产的蜂蜜能在7~15天内经充分酿造而成,“虽然不是土蜂蜜的零星花源,但营养成分依旧很棒,基本差别不大”。轩洪涛说,“但因为这个行业实在有点乱,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花期中蜂农基本上1~2天就要‘打’一次蜂蜜,这些蜂蜜基本没有经过充分酿造,临界于花蜜和蜂蜜之间,营养价值当然要缩水,疗效也会打折,因此很多消费者感觉如今的蜂蜜没以前有效果。”

蜂蜜行业这些问题的形成,与现行国标也脱不了干系。不管是国家卫计委制定的蜂蜜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4963-2011,还是中华供销合作社制定的行业标准gh/t18796-2012,都是这样定义蜂蜜的: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融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

标准中的“充分酿造”本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没有具体的量化要求。事实上,究竟什么样的蜂蜜是非成熟蜂蜜,目前国内并没有一个明确标准,换句话说,“非成熟蜂蜜”本身也是一个模糊概念。用一个模糊的标准去判断一个模糊的对象,得到的答案自然也是模糊的。行业人士透露,目前我国非成熟蜜占据了市场主流,造成蜂蜜行业良莠不齐。

更有甚者,一些蜂农和蜂蜜厂商贪图眼前利益,在蜂蜜中人为掺入蔗糖、果葡糖浆、饴糖等制造假蜂蜜,这之中蜂蜜的含量极少甚至为零。假蜂蜜大行其道,在国内市场上肆意盛行,混淆消费者消费观,阻碍国内蜂蜜产业走上正轨。

(0)
上一篇 2016年11月11日 下午10:11
下一篇 2016年11月11日 下午10: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