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发展机遇之养蜂机具革命 | 蜂蜜百科常识网-凯发网站

近些年来,随着养蜂业的发展,我国的蜂机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既有小的革新,也有配套的机械设备,为我国养蜂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整个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国内蜂机具的发展水平是相对低下的,这不仅直接影响养蜂的生产效率,也影响着养蜂规模、生产经营模式,因此国内蜂机具的发展需要有革命性的变化才能适应蜂业发展的需要。

 

虽然我国养蜂业经历两千年的技艺传承,广博的疆域,多样的地理气候环境,丰富的植被资源,成就了中华古国过去漫长的蜂业历史文化和今天世界养蜂大国的地位,但遗憾的是,中国还没有成为蜂业强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蜂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蜜蜂饲养规模化、养蜂生产标准化、蜂产品质量统一化,最终制约了中国蜂业健康发展。在这其中,蜂机具和养蜂装备的现代化发展是重中之重。然而,蜂机具的发展令很多业内资深人士不无感慨:“从上个世纪初,西方活框养蜂技术引入中国到现在快一百年了,我们除了根据生产需要在蜂箱中进行了一些辅助性的改动和增加了一些必备的简单器具以外,在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增效改良上几乎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方面我们和西方蜂业强国有着巨大的差距,依靠简单的低劳动成本所取得的部分短暂优势不是长远之计,同时还带来了诸如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病虫害严重泛滥等严重问题。”其实,蜂业生产的现状对中国蜂业未来的影响,除此之外养蜂人的社会地位在逐步下降,该行业对劳动者的吸引力在大大降低。根本原因主要还是从事蜜蜂养殖这一行业,所投入的体力劳动、花费的精力和财务支出,超过劳动者所能从事的其他工作,而取得的收入回报却在逐渐低于其他行业,这对从业者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

我国蜂机具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20世纪之前,我国的蜂机具发展处于原始阶段,养蜂生产毁巢取蜜为主,采用木器、木桶、砖砌、草编土窝等方式养蜂。自从进入20世纪,西方蜜蜂传入我国。随着西方蜜蜂引入,西方的蜂机具也逐渐引入我国,自此,我国的养蜂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开始了蜜蜂活框饲养。20世纪20年代,我国陆续办起了一些蜂具加工厂,最有名的是北京李林园蜂具厂,1925年创办,1926年黄子固先生模仿制造出意蜂巢础机,巢础机有均匀的凹凸块,称为李林园巢础机。当时对蜂机具研究较有成效的还有吴晓峰,他一生共设计了40多种新型蜂具。随后,有张品南、张进修、王博亚、解景戎等先后对中蜂活框饲养进行了研究,分别研制出不同规格的活框中蜂蜂箱。

近年来,我国的蜂具事业有了较大发展,蜂机具的生产厂家和销售商逐渐增多,产品越来越丰富,新的蜂机具日益增多,为我国养蜂业带来了生机。表现较突出的是蜂王浆生产技术,有为方便移虫的控产器,王台条由单排变为61或63孔双排采浆条。巢础的生产已由过去的手工操作过度到现在的机械化、半自动化生产。现在的巢础生产不仅电动压片、压花,而且电动切边,并且生产出多功能塑料巢础,塑料巢础已在我国开始生产应用。摇蜜机的材料由过去的白铁皮过度到塑料。现在已经有了不锈钢摇蜜机,出现了管道化饲喂器,有从盒式饲喂器向管道化发展的趋势。脱粉器也向着高效无污染方向发展,金属丝脱粉器由铁丝变成了不锈钢丝,现在又出现了铜丝,塑料脱粉片由过去的平口变到现在的喇叭形口,效率明显改变。采胶器具从无到有,出现了多种采胶板,包括塑料制、橡胶制、竹制等多种多样。

然而,虽然我国的蜂具业有很大的发展,但基础比较差,与养蜂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我国没有脱离传统养蜂模式,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生产率较低。以采蜜为例,在我国一个蜂农养100箱蜂,有一定的困难,而蜂机具配套设施完备的欧美养蜂发达国家,1位养蜂人可以养几百、甚至上千群(繁忙季节请少数临时工)。国外平均每位养蜂者养蜂数量是我国的几位甚至十几倍,这与他们的粗放饲养方式有关,也与蜂机具有直接关系,养蜂发达的国家养蜂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目前我国的小摇蜜机,要手工操作,一次只摇2张蜜脾,多的也就6张,而国外的摇蜜机不仅是电动,一次可以摇很多脾,有一种风车式摇蜜机,一次可摇200脾。割蜜盖的工具,我们用的钢片割蜜刀,国外不仅有电动割蜜盖刀、割蜜盖刨,还有大中型的割蜜盖机,自动传动,自动割盖,也有整箱割蜜盖机,将蜜脾整箱放上,整箱脾同时割盖。我们转地放蜂,要包装、装车、缷车。国外有专用的养蜂车,要转地,蜂群拉着就走,一系列先进的养蜂设施,使养蜂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蜂业生产机具落后,是制约蜂产品质量提升、蜜蜂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制约了我国蜜蜂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农业产业机械化程度提高,新型蜂业机具和装备需求的日益提高,形成了庞大的需求,蜂机具和装备的革命,也将成为中国蜂业向从大到强发展的新机遇。今年上半年,我国蜂蜜原料产量高于上年同期,价格涨跌互现,蜂王浆产量基本持平,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或兼并重组。进口量大幅增长,出口基本持平,贸易顺差缩小。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较高,但部分产品仍然存在问题。蜂产品网络营销悄然兴起,但由于缺乏监管,产品质量存在隐忧。

(0)
上一篇 2015年8月24日 下午8:36
下一篇 2015年8月25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