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蜂场,阳光明媚,是一个适合取蜜的天气。7月27日上午,顺泰大坟脚村蜂农易景勇夫妇,选取了一个沉甸甸的蜂桶,摆上架子并固定好,开始赶蜂、割蜜。
“我们养的蜜蜂采得都是山上的百花,这里生态环境优越,长年山花盛开,酿出的蜜更加原生态。”说起自家的蜂蜜,67岁的养蜂人易老伯兴奋地告诉记者,周边的山属南雁荡山系东部余脉,他们寻找的养蜂点附近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蜜源,有槐树花、野山茶花、红柴花等30余种花,都是蜜蜂最好的食物。
“只要不去招惹蜜蜂,它就不会蛰你。”易老伯指着到处飞舞的蜜蜂说,他从小对养蜂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喜欢养蜂,从教师岗位退休后,50多岁的他重新开始养蜂,从刚开始的二三桶蜂,不知不觉养了100多桶蜂。
与市场上常见的箱蜜可以多次收获不同,这种土法桶养的蜂蜜一年只能收获一次,每年大暑一到,土蜂蜜陆续收割,并且这种收获是带有破坏性的。因为土蜂桶蜜收获时,会连带蜂巢一起割下来,所以称为割蜜。
为了保护蜜蜂,他都是等到蜂蜜完全成熟了再进行收割,也只有这样自然成熟的才是原生态蜂蜜。像这样原生态的蜂蜜,易老伯一年每桶平均只能收五六公斤。
“我们养的是中蜂(即中华蜜蜂),比较温顺乖巧,割蜜的时候,全程不需要穿特别的防护服。”现场,易景秀手持电吹风,将蜜蜂都赶往另一头的网罩里。随后,他轻轻掀开顶层的蜂网盖,一片乳白色的诱人蜂巢从蜂箱里露出来,让人顿时口舌生津。从外往里割,从浅黄色的液态蜂蜜,慢慢变成了深褐色的固态结晶蜜。将蜂箱里割出蜂蜜放到盆里抄碎,经过纱布过滤后,就可收获了纯度百分百的蜂蜜。
“我们采用纯手工采集制成的原生态蜂蜜,不仅口感好,品质让人放心,是最绿色、健康的食品。”旁边易老伯的儿子阿朋举起一瓶装好的蜂蜜说,这种每瓶净重1公斤,价格300元。
阿朋说,蜂巢蜜俗称“蜂窝”,是经蜜蜂酿造成熟并封盖上蜂蜡的蜜脾,由蜂巢和蜂蜜两部分组成,因其集蜂蜜、花粉、蜂王浆、蜂胶为一体,营养价值更高,许多人会拿蜂窝当泡浸药酒的原料。
时下,养蜂成为了部分村民致富的一条新门路,对山区低收入农户脱贫起到了“造血”作用。易老伯所在的大坟脚村及边上的白石底岙村紧邻青云谷,共有养蜂人30多户,成为一个专业的养蜂村。
“以前我们的蜂蜜销售,主要靠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的奔走告知,相对而言知名度不高。”易老伯说,今年他们要联合起来搞一个美丽牧场,不断完善养殖条件,注册商标,提升品质,进一步打开顺泰百花蜂蜜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