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附和的意思解释
- 2、附和的意思
- 3、”附和”是什么意思
附和的意思解释
附和的意思是:随着别人说或做。
造句:
1、一个兴高采烈的人在自吹自擂,大家也随声附和,以为他神通广大。
2、假如凯尔同意,核心会议的多数人会随声附和。
3、会上,他没有提出新的见解,只随声附和了几句。
4、听别人随声附和几句,她就真的以为自己代表了真理。
5、依依对妈妈的建议随声附和,同意全家一起去郊游。
6、请你拿出主见来!不要人云亦云,只知附和。
7、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意见,不宜随声附和,做个盲从者。
8、我们决不要附和那些捕风捉影的事。
9、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用不着随声附和。
10、我也不会象人家那样随声附和,假意关切。
11、习惯随声附和别人言论,会成为缺乏主见的人。
12、我们做事时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13、他的父亲即使与威洛比看法相同,也不愿意随声附和他。
14、自己很有主见,遇事从来不随声附和。
15、随声附和上级的意见,正是老王一路升官的诀窍。
16、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进行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17、肉菜价格飞涨,一直不能回落,泡面价格也随声附和。
附和的意思
“附和”指对别人的言行因赞同而表示应和、追随,也指随和别人的言行,大多用于贬义。
出处:唐·孙樵《骂僮志》:“口口附和,不敢指破。”
《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或时唾骂严贼,地方人等齐声附和。”
茅盾《一个女性》三:“虽然不好说他们是共同造谣,至少是附和者。”
宋·叶适《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声连势合,附和倾朝廷。”
《明史·邹智传》:“李林甫、牛仙客与高力士相附和,而唐政不纲。”
孙中山《革命原起》:“自同盟会成立以后,则事体日繁,附和日众。”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何况是同知前程,更无须附和新学,自居于逆党了。”
造句:
1、依依对妈妈的建议随声附和,同意全家一起去郊游。
2、我们决不要附和那些捕风捉影的事。
3、我们说话做事要有主见,不该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4、这件事你不能矮人看戏,随声附和。
5、会上,他没有提出新的见解,只随声附和了几句。
“附和”是什么意思
附和的意思是不加辨别地跟着别人说或做,不是中性词,大多用于贬义。“你的言语附和着微笑”是病句。
【拼音】fù hè
【出处】唐·孙樵 《骂僮志》:“口口附和,不敢指破。”
白话释义:口口声声对别人的言行随声应和,不敢点破揭穿。
扩展资料
一、附和的近义词
赞同 [ zàn tóng ]
释义:赞成;同意。
出处:唐·李延寿《北史·李元护传》:“ 叔业归顺, 元护赞同其谋。”
白话释义:叔业归顺投降,元护参与促成他的计划。
二、附和的反义词
反驳 [ fǎn bó ]
释义:指提出反对的理由辩驳;反对;犹言对立,矛盾。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伊五帝之不同礼, 三王亦又不同乐,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驳。”
白话释义:五帝时候的礼仪制度不同,三王时候的礼仪制度也各不相同,气数到了极限,自然就要发生变化,非和是本来就是互相排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