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黎族小伙蜂蜜创业:过上“蜜”生活 | 蜂蜜百科常识网-凯发网站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不少人认为大山封闭,要外出谋生。可白沙黎族自治县阜龙乡天堂村委会来寨村的小伙子吴龙兴反其道而行之,依托大山的树木花草,靠自己勤奋好学,努力摸索,养蜂技术飞速发展,过上了“甜蜜”的生活。


从小对养蜂感兴趣

将兴趣转化为谋生手段

1989年出生的吴龙兴给人的感觉是老实憨厚,不善言表。“我就是实在,有话说话。”吴龙兴的蜂种很受客户欢迎,每年都有不少人上门求购,其中不少是回头客及客户们相互介绍。近两年来,依靠养蜂他年纯收入达到10万元。

“打小就喜欢蜜蜂,我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吴龙兴挠挠头说,来寨村在山里,山林茂密,蜜源丰富,打小他就开始接触蜜蜂,喜欢跟着叔叔上山,看叔叔怎么抓蜜蜂,对小小的蜜蜂怎么酿蜜怎么认蜂王怎么繁殖很好奇。还在读初一时,为了兴趣,更为了赚点钱,那年他已开始到山上去抓蜜蜂来养了。他抓蜜蜂可有一手,那几年每年都能抓十几二十箱,刚开始是跟叔叔学养蜂技术,更多的是自己边养边琢磨。

2007年他初中毕业后,吴龙兴没打算继续读高中,考虑到自己没学历没经验,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在如今竞争这么激烈的社会,很难有立足之地。已养了两三年蜜蜂的他,觉得养蜂成本低,效益高,所以决定留在家乡哪都不去,好好发展他的养蜂事业。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反正当时我满脑子都是蜜蜂,蜜蜂就是一切。”吴龙兴告诉你这,毕业后,他把全部时间、精力都花在养蜂上,几乎天天和蜜蜂为伴,虽然他很努力,到处找人学习养蜂技术,但是刚开始,每年他的蜜蜂都会跑掉一半以上。但他没有气馁,蜜蜂跑了他继续到山上去重新抓回来,继续研究怎么繁殖、怎么防御病害。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他的养蜂技术终于得到提升,养殖的蜜蜂不再跑掉,他不再需要上山抓蜜蜂,蜜蜂数量慢慢从十几二十箱繁殖扩大到八九十箱,年纯收入也从刚开始的2万元逐渐增加到4万元。

自学摸索成养蜂能人

继续拓宽致富门路

“养蜂技术是永远学不完的。”这是养蜂人口口相传的一句话。虽然,养蜂让他尝到了甜头,但如何扩大规模,避免大规模养殖出现的病害,仍然是他继续研究的动力。虽然吴龙兴从多种途径学习养蜂技术,一遇到问题马上通过微信朋友圈或是上网询问全国各地的养蜂人,或向自己认识的附近养蜂能人咨询。问题在不断解决,但新的难题仍旧不断出现。而这期间,他的养蜂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其实,就算我再怎么努力,还是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吴龙兴告诉记者,2012年那次遇到的病害问题,着实让他受挫。90多箱蜜蜂陆续死去,他都没能找出解决病害的方法,最后只剩下十几箱。意识到这样求学的局限性与盲目性,他感觉需要系统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养殖知识。

在2013年,吴龙兴报名村委会举办的畜牧专业班,专门系统学习养殖专业知识。同年,为了抱团发展,也为了更好的交流养蜂经验,专门联合7家养蜂户成立了“白沙来寨养蜂专业合作社”。

如今,他不敢说他已完全掌握养蜂预防病害的全部知识,但对于养蜂来说,他也算远近文明的能手了。从2016年开始,他的养蜂规模已扩大到200箱,依靠卖蜂蜜和蜂种,吴龙兴年纯收入达到10万元。依靠养蜂,他买了小轿车,盖起了新楼房,娶妻生子,过上了“蜜”一般的生活。

“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我还在学习养殖竹鼠,拓宽自己的财路。”吴龙兴笑着说,如今除了养蜂,从2013年开始,他还尝试养殖竹鼠,而且竹鼠的养殖技术都是他自己专研琢磨出来的。边学习边摸索,虽然目前他还没有掌握到繁殖技术,但养殖的竹鼠从原来10只增加到目前的30只,还是让他感到动力十足。

展望未来,吴龙兴信心满满地说,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从以销售蜂蜜为主转变为以销售蜂蜜和蜂种并重;申请注册蜜蜂商标,走品牌路线,拓宽销售渠道;并设法提升养殖竹鼠技术,改变单一的养殖品种。

(0)
上一篇 2017年2月20日 下午10:00
下一篇 2017年2月21日 下午2: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