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对生物多样性的促进和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养蜂业被认为是现代化生态农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蜜蜂的生物授粉不仅可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节约劳动力,加速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然而,近年来蜂群崩溃失调病(ccd)在全球范围内多次爆发,导致美国、欧洲和南美多个地区的蜜蜂大量死亡和消失,不仅使养蜂业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且对依靠蜜蜂授粉的农业构成了严重危害。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蜜蜂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警惕。美国等一些农业生产大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经费,试图找出蜜蜂消失的原因。众多的科学研究表明,蜜蜂的生存危机可能与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因素有关。
1、蜜蜂生存危机的影响因素之生物因素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和蜂螨等寄生虫是危害蜜蜂生存的重要方面。20世纪60年代蜂螨开始在我国危害,80年代美国也开始遭受蜂螨危害,给养蜂业和农业造成极大的损失。科研工作者对ccd的研究中发现了影响蜜蜂生存的多种可能因素,其中包括病毒、真菌等。cox-foster等采用宏基因组学的方法发现以色列急性麻痹病毒(iapv)与ccd具有重要关系w,病毒的感染会降低蜜蜂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导致染病的成年工蜂外出活动时迷失方向而死亡。
其次,外来物种的人侵对一些特殊种类蜜蜂的生存造成了威胁。蜜蜂在全球分布很广,共有4个亚属9个种78个亚种%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和发展,每类蜜蜂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地理分布,与当地的植被形成了协同进化的关系。随着养蜂业的全球化发展,一些公认的高经济效益的蜜蜂种类如西方蜜蜂被人类频繁地引人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然而近年来物种引人而导致的生态问题逐步显现。如意大利蜂,被引人中国之后,虽然给中国的养蜂业带来了更大的利益空间,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中华蜜蜂种群数量下降,在某些地区中蜂甚至可能出现濒临灭绝的现象;而且,还影响到了以中蜂为主要传粉媒介植物的正常繁育,降低了物种多样性,破坏了群落结构以及生态平衡。分布于澳大利亚热带雨林山区系统的多花野牡丹melastomacffine),可被生态系统中的多种动物利用,其专一性地依赖蜜蜂授粉。与最后访花者是本地蜂相比较,当最后访花者是意蜂时多花野牡丹的坐果率下降,结籽率显著下降。研究表明,意蜂和本地蜂相互作用时,约91%的情况下本地蜂的访花活动受到干扰ra。vogel等认为人类过度引人西方蜜蜂对群落具有不利影响,因为意蜂会排斥独居蜂,但是却不能完全替代它们的授粉作用。
2、蜜蜂生存危机的影响因素之环境污染
蜜蜂缺乏免疫系统,对环境污染物缺乏抵抗力,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农药的广泛使用,经常导致蜜蜂集体中毒事件的发生,也使一些作物因为蜜粉授粉受阻而产量下降。例如,联苯菊酯和溴氰菊酯这两种常用农药,它们对意蜂工蜂的半致死剂量(lcso)分别为16.263mg/l和62.900mg/l,易引起蜜蜂中毒。2007年8月13-15日,浙江省长兴县因杀除水稻螟虫使用锐劲特农药,致使m个蜂场2530群蜜蜂中毒,其中有6个蜂场537群蜜蜂死亡率达90%以上,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对蜜蜂的水源和蜜粉源植物造成了污染。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不仅直接对蜜蜂造成了污染引起死亡,而且污染的土壤和蜜粉源植物使蜂产品受到污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危害到食物链的上端——人类的安全健康。
3、蜜蜂生存危机的影响因素之生态改变和破坏
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调整。大规模地种植单一作物,花期比较短暂,使野生授粉昆虫得不到连续充裕的食物供给,严重影响了蜜蜂等授粉昆虫的生存。另一方面,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原始森林、湿地、草原等生境被不断破坏,面3、日益减少。自然栖息地面积的减小’会影响某些筑巢于自然栖息地野生蜂的授粉活动,导致其数量减少。比如在加利福尼亚北部的野生蜂bombusvosnesenshii是当地番茄的重要授粉昆虫(约占34%)。该蜂的蜂巢多为啮齿动物所遗弃的巢,所以其生存对自然栖息地的依赖性很大。研究发现,b.i;osnesefisa-£对靠近自然栖息地有机农田中番茄的访花频率相对较高,因此研究者指出自然栖息地可以提高其蜂群数。此外,\现代化建筑、公路、铁路、农田以及人类活动均能g成生境的片段化,对植物的分布和基因漂流形成限制,并导致种群数量的减小。研究发现,片段化生境中蜜蜂访花活动的改变和访花频率的下降,是加剧片段化生境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81°i。而栖息地内显花植物的减少,又将进一步对动物(包括蜜蜂)生存状态造成消极影响。
4、蜜蜂生存危机的影响因素之气候变化
蜜蜂的行为受光照、气温、风力、降雨等一系列气候因素的影响。研究证明,温度对蜜蜂活动影响显著,当外界温度低于16,或者高于40时蜜蜂飞行次数显著减少。风速过大也会降低蜜蜂的出勤率,风速达24km/h,蜜蜂完全停止飞行。另外,蜜蜂的出巢高峰、飞行强度均和日照强度有密切联系_。例如,2003-2005年赖家业等在广西巴马县对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传粉生物学的研究中,记录蒜头果的访花昆虫共有8目36科43种,传粉昆虫有7目18科19种,其中蜜蜂的访花频率最高。经过连续3年的观察,发现花期阴雨天气对昆虫访花活动和传粉效果的景一向是蒜头果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ra。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对蜜蜂来说亦是一种灾害。沙尘暴导致蜜源植物泌蜜的停止以及蜜蜂活动频率的降低,蜂群无法采集花蜜和花粉,使蜂群群势减弱、蜂场收成受损。
5、蜜蜂生存危机的影响因素之其他
养蜂人数减少且年龄结构“老年化”,蜂场规模减小且经营分散,影响了养蜂业的发展。据统计,我国目前养蜂从业人员平均年龄超过48岁,50岁以上占49.2%。近十年来,“老年化”问题变得尤为严重,从1997年至2007年我国养蜂人员的年龄平均增长了约13岁,年轻从业者减少了80%。
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蜜蜂饲养方式落后,既不利于养蜂规模的扩展,也不便于蜂病的防治。缺乏政策支持和资金投人,没有给予养蜂业足够的重视,阻碍了蜜蜂基础科学的研究、养蜂技术的提高、蜜源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
6、蜜蜂生存危机的影响因素之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养蜂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包括生产方式的集约化和现代化、生产机具的革新、蜜蜂品种的改良、蜂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优化以及销售的稳步上升等。然而,生态改变和破坏、环境污染等由于盲目追求发展经济引起的严重后果,以及外来物种的人为引人、疾病的全球化传播等发展过程中带来的间接影响,危害了蜜蜂的生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需要了解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面性,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i皆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拓展对蜜蜂基础生物学的研究,尤其是在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对蜜蜂授粉作用的研究,以期为蜂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