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以一己之力反驳众人,诸葛亮舌战群儒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
- 2、三国演义不合理的地方
- 3、教师资格证资格证面试如何舌战群儒?
- 4、对于三国中舌战群儒的江东众仁的论点有什么看法
- 5、三国演义原著中的不合理的地方
- 6、三国演义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的见解
以一己之力反驳众人,诸葛亮舌战群儒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
史书只记载诸葛亮面见孙权,东吴主战派、主和派相争日盛。诸葛亮只是节使,并没有舌战群儒的戏份。
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国演义不合理的地方
同意楼上的
最不合理的就是赵云的年龄很古怪:
大家都知道,赵云第一次在演义中露面是191年大战文丑,在演义中,把赵云说成一个少年将军,按这时候看来,168年出生23岁的赵云是很符合演义的说法的.其间10年,赵云跟随公孙败亡以后回乡,再到流落江湖,再到跟随刘备以后已经是201年的事情了,其间他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为先主主骑而已,无非清清草寇,打打先锋.真正到他发光的时候,已经是208年的单骑救主了.从此赵云让人刮目相看,根据168,158,154这3种出生年来看,分别是40岁,50岁和54岁,按照演义的说法,年近六旬的黄忠已经是老将军了(正史黄当时62岁),而从来没有人说过长坂冲阵的是一员54岁的老将…..曹操当时只是虚岁54岁啊,按这种说法,赵云不但是员老将,而且年龄远远大于吕布,刘备,甚至曹操.也许有人说,赵云就是一员老将啊,他70多岁挂帅斩五将…..这些都是演义说的,大家都知道演义有许多许多年龄的bug.最有说服力的事件,在与长板之战的第二年,公元209年,刘备趁曹操纠缠与孙权,周喻的军队时,出兵旁略四郡,桂阳太守赵范投降于赵云,于是发生了著名的赵范献嫂的事情.赵云漂流半生,尚未婚配,而桂阳太守赵范与赵云同年,如果按154年出生来算的话,两位都是55岁接近老人了,而赵范的嫂子按年龄不会比赵范小几岁,一个50出头的女人而有倾国倾城之色,实在让人匪夷所思.而且赵范这个人物在前期从来没有出现过,委任一个如此老迈而前期没有任何名气的人为一方太守,不象曹操所为.接着说,219年汉中之战的赵云正值颠峰期,虽然没象猛张飞,老黄忠一样立不世之功,但空营计,冲阵救黄忠惊退徐晃张合,实在不象一个65岁的老将所为,事后刘备抚其背曰:子龙一身是胆!试想,就算是你的下属,你会抚着一个比你大6,7岁的老人的背夸其一身是胆?大家要知道刘备当时虽然已经59岁了,但还没有老到糊涂啊.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225年平南蛮时,没有人称赵云为老将,按154年出生的说法,云已经71,2岁了,而演义中诸葛丞相称赵云,魏延人在中年…..魏延当时51岁(死于234年死时60岁),只有按赵云168年的出生赵云57岁,才是勉强合理的.
争议最多的在于公元228年,演义上写赵云年登7旬建奇功一段,演义上的说法赵云已经74,5岁了,正好合了赵云154年出生的说法,其实最大的误差就在这.孔明老谋深算,怎么可能让75岁的老赵云和本个文官邓芝出奇兵牵制魏国的王牌主力?而赵云在3年前还人在中年,3年后突然须发皆白,成了位75岁的老将?我始终无法接受,54岁的老将驰骋于长坂,55岁拒婚,65岁摆营计,72岁中年征南蔓,75岁老年斩五将的赵云,除了最后一个年代的bug,其他的时候完全符合168年出生191年23岁展露头角,201年33岁跟随刘备,208年41岁长坂成大名,42岁拒婚,219年51岁大气晚成空营计退曹操,225年57岁征南蛮,228年60岁出奇兵敛众固守不至大败于曹真主力,229年虚岁62岁病逝.
对于这么一个深受大家喜欢的三国人物,在他的能力,年龄上有着好多分歧,不非出于盲目的崇拜以及梦想的破碎,只看过三国演义的网友,想必把赵云捧上了天去,而且深信他是完胜将军,死与70多岁,所以才有了许多许多赵云154年生的说法.而有些网友看过了正史,一下从云霄跌下来,觉得赵云的功绩远不如关,张,黄,甚至官爵远小于无所作为的马超,顿时觉得赵云是个欺名盗世之徒,恨不得一脚把他踩下去,甚至有人说他不过是个保镖等等……真正的赵云,没有演义上的那样发光,但是深刻让人感觉到他的人格魅力和智勇兼备,大耳慧眼识英雄,一直很重用赵云,可是他当时无法象曹操一样做到给赵云单独出兵打仗的机会,就连张飞当时也没能得到证明啊.汉水之战,足见赵云大器晚成.至于后来没有得到升迁,大家请见赵云在才得西蜀时候对刘备的建议,以及为关羽报仇的态度就可略知一二.并不是官爵能决定人的能力的,许靖在西蜀位列三公,但刘备私下都说他有名无实,糜苎,间壅等人位在诸葛之上,都说明了什么?最终刘备死后,赵云终于升为了上将,参与了几次战争,最后以敛众固守不至大败结束了自己的将军生涯,229年壮志未遂病死,其子赵统,广才初成年,大家请算算,云209年尚未娶妻,他的子女这时才出现是合理的.后二子一守赵云墓,一跟随姜维战死,大家都知道姜维取得军权参加战争是250年左右的事情了,赵家的历史一切就随风而逝…..
友盟有的网友还为赵云虚构了一位妻子,马超之妹妹马云碌,这从历史上是经不起推敲的.一,马超全家被杀,连唯一遗留的幼子也为张鲁亲手所杀,这是他的遗书上亲写的,只求刘备照顾他唯一的亲戚从弟马岱.二从年龄上也是不可能的,马超215年投降刘备时候已经40于岁,他没有幼妹的记载,而赵云娶妻如果在215年以后的话,229年病死的赵云,幼子统,广不过10岁左右,怎能被封爵守墓?
从日本光荣公司著名的三国游戏上也可以证明,才开始,日本人也认为赵云死时70余岁,于是有了154年出生大于曹操,可以做张飞叔叔的赵云,在三国5,6的时候,光荣公司觉得不妥,将其年龄改为158年略大于刘备小于曹操,于第一次角色扮演的三国七开始,光荣公司经过深刻调查,将赵云的年龄锁定为168年,从此沿用至今.我引用这个,并不是宣扬日本什么什么的,不过虽然我们痛恨日本这个国家,但我们毕竟是玩日本游戏长大的,也对日本人的认真是非常了解,大家不能根据三国演义上的一个bug,而无端把一员猛将想象为一个老人,要知道,演义上关二哥(生于约160年)曾经说过:子龙,吾弟也!
教师资格证资格证面试如何舌战群儒?
各位小伙伴们,好久不见了。今天老师带大家学习一下结构化模块中的人际沟通。一听到人际沟通,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两道结构化真的有那么难吗?此时此刻说容易的也有,说难的也有,说容易的是因为它没有固定的答案,可以张口就说,说难的是因为结构化要答出条理性,这样就很难了。废话不说,现在我们就系统的学习一下:
我们答这类题一定要掌握的就是,人际沟通的沟通维度,说白了就是我们沟通的对象,我们一般沟通的对象有以下四类:领导、同事、家长和学生。对待不同的对象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与领导沟通类问题
(1)对领导要尊敬,“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要尊敬领导、维护领导的权威,对领导的尊敬不仅是对领导个人的尊重,更是对组织纪律、原则的尊重。
(2)对领导要服从,在服从的同时务必要做到不盲从,是非原则要分清,当直接领导的决定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时,应主动向其陈述利害关系,不可听之任之,一味纵容。
(3)要多向领导学习,“勤奋好学,学以致用。”领导的很多知识、经验乃至于如何做人,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只有虚心学习,才能赢得领导对我们的认可,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4)要跟领导多沟通、多汇报,教师要通过与领导多沟通和协调来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在沟通时,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或“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或自我反思,主动检讨。
(5)正确面对领导的批评,批评是一种财富,一种动力,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
2.与同事沟通类问题
与同事沟通协调的题型主要包括:
(1)面对同事的误解
回答时围绕以沟通为核心解决问题即可。首先表态,要冷静看待同事对我的误会,不要争辩。其次,认真反思同事为何会误会我,找出根源并加以改正。再次,适时和同事沟通,消除误会,并指明自己的立场。最后,认真反思。
(2)面对同事的错误
应答策略是:应当尽最大努力帮助同事,尽量减少他的损失。然后在适当场合提醒他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事。(3)面对同事的意见应答策略:首先表态,要冷静分析、妥善处理。其次对有意见的同事,在做好解释工作之前,要着重了解他们的意见,征求他们的建议。最后对合理的意见,应当及时汇总,并向学校领导汇报,对于不合理的意见,做好解释说服工作。
(4)面对老同事
应对策略:一般来说,老同事工作经验丰富,行事稳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尊重老同事,向老同事多请教学习,理解老同事的脾气与个性。
3.与家长沟通类问题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教师与家长进行经常的、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4.与学生沟通类问题
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身心的发展。平时与学生多做交流。对于与学生沟通一类的问题,在回答中应体现以下几点原则:
(1)平等地与学生交往对话;
(2)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
(3)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4)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5)学会倾听,善于倾听。
对于三国中舌战群儒的江东众仁的论点有什么看法
要知道正史里并没有孔明舌战群儒这个事情。
但是呢,江东群臣,确实有大部分人主张投降,这里面甚至包括了孙策托孤的重臣张昭。
这些人的看法大概就是,第一,江东地方不大(这个时候孙权的主要控制领土在江东六郡,还没有收得交州等地,所以势力并不大,比起荆州的刘表势力来说,没太大区别),荆州的刘琮都投降了,那么江东也该投降。
第二,没有盟友,北方诸侯基本都被灭了,除了辽东的公孙家,但是目前是表面上臣服于曹操的,西北的马超韩遂,虽然不太老实,但无奈他们最多也就骚扰长安这些地区,对曹操本身没丝毫影响,刘备呢,势力太弱小了,而且还在当阳吃了个大败仗
第三,曹操的部队从北方来,人多势众,但好在不善水战,可是刘琮一投降,荆州的大批水军就归属曹操了,这样一来,孙权的水军也就不占优势了。
三国演义原著中的不合理的地方
张飞的字:张飞字益德,不是翼德。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华雄实际上是死于与孙坚部队的对抗中。 桃园结义:虚构剧情,刘关张只是情若兄弟,作者是为了突出下文三人的义薄云天而虚构的。 著名兵器:名兵器如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画戟、青釭剑等为虚构。 张飞鞭督邮:是刘备干的,因督邮拒见刘备,刘备大怒下杖打督邮,并不是张飞所为。 曹操献七星刀:同样也是虚构,演义中曹操借献刀刺杀董卓未遂,《三国志》中曹操认为董卓终必败,连夜赶回乡。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的名言原话应该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演义里描述别有用心,实为贬低曹操。
三国鼎立图(5张)? 孙坚之死:由于只带几名随从追击敌军,中了黄祖伏兵,中流矢死于岘山。 董太后之死:董太后实为病死,并非何后毒杀。 陶谦:陶谦为人与史实不符。 关羽徐州诛车胄:也是刘备干的,并不是关羽所为。 土山约三事:史实并无此事。 衣带血诏:确有此事,但是马腾是一个带有强盗性质的军阀,攻打李郭不过是私人恩怨。 赤兔马:赤兔马在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并没有成为关羽的坐骑。 关羽诛文丑:文丑死于曹军乱军之中。可能是关羽、张辽或徐晃的士兵所杀。 孙策之死:遭刺客暗算不治,刺客是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家奴与门客,并非于吉的妖术致死。 过五关斩六将: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没有经过五关,而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都不见史书记载。 郭嘉遗计定辽东:虚构剧情,郭嘉暴毙而亡,年三十八,没留下任何计策,此计是曹操自己的计谋。 关羽古城斩蔡阳:还是刘备干的,地点也并非古城。 徐庶之智:徐庶在正史上记载不多,是作者为了在下文突出诸葛之智而极力描写的人物。 徐庶进曹营:曹操南征,徐庶跟随刘备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及后更当上魏国重臣。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刘备干的,当时诸葛亮并未出山。 诸葛亮火烧新野:历史上没有记载,为罗贯中杜撰。 长坂坡赵云七进七出:历史上,赵云只是护送刘备家小撤退,没有记载七进七出此事。赵云当时名气还不大。 长坂坡文聘战刘备:历史上应为曹操亲率的虎豹骑五千打败的刘备军。 糜夫人跳井:正史没有记载。 刘琮遇害:献出荆州后,被曹操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未被杀,后曹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更迁为谏议大夫。 吴国太:虚构出的一个人物。 舌战群儒:只记载诸葛亮面见孙权,东吴主战派、主和派相争日盛。诸葛亮只是节使。 周瑜智算蒋干:实蒋干赤壁之战之后游说周瑜不成。 太史慈之死:太史慈在207年就病逝,没有参加赤壁之战。 诸葛亮智激周瑜:应该是周瑜智激孙权。 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时并无此事,孙权于濡须坞之战中才曾有过类似草船借箭的事例。周瑜也曾做过类似的事。 苦肉计:确有黄盖诈降,但苦肉计应无。 阚泽:阚泽为东吴重臣,是受孙权尊重的人物,从未参与过军事行动。 庞统献连环计: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孔明求东风:纯属虚构,江东冬至时日,巧有东南风。 赤壁之战:无论《魏书》还是《蜀书》都记载曹操是与刘备交战败退,孙权军确有参加此场战役,但难获全功。实为周瑜火攻在前,曹操烧船在后。 华容道:刘备领兵追截兵败的曹操,但是去晚了,被曹操跑掉。 南郡之争:没有发生,是周瑜死后鲁肃劝孙权将江陵借给刘备。借江陵(当时荆州被曹,孙,刘三人瓜分,孙权并没有“借荆州”),为了给曹操多一个强敌。 关羽战黄忠:刘备征荆南,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 孙刘联婚: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只是政治性联姻,不过在《烈女传》中确有描写她投江的记载。而且也不是周瑜出的主意,而是孙权自愿的。 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未采用周瑜之美人计,只是自愿把妹妹嫁给刘备的。 三气周瑜:史书记载了周瑜恢廓理智、大度友善的作风。而与诸葛甚至未曾见面,何来嫉妒之说呢?他是吴国名将,赤壁之战结束二年后病死于伐西蜀准备工作途中,与诸葛亮素未谋面。心胸开阔,并非狭窄。三气周瑜纯属虚构。周瑜未出征西蜀前已去世。周瑜在伐蜀途中病死于巴丘。并非被诸葛亮的才智气死,书中是杜撰。 三江口卧龙吊孝:吊周瑜是庞统,不是诸葛亮。 周瑜与孔明: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两人从未谋面。 马超兴兵:正与史实相反,马超起兵在先,令到马腾遇害。 向曹操告密的小人物:秦庆童、苗泽不见史书记载。(哪有那么巧,两人都是为了霸占主子的老婆。再说曹操会杀苗泽,也与他性格不符,毕竟此人帮了他) 张松献图:应为刘备询问张松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地图给刘备。 落凤坡:该为庞统进攻雒城时中箭死去,不是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 马超战张飞:是马超私自写信给刘备请求投降,并无小说中张飞和马超大战两百余回合不分胜负,后被诸葛亮招降一事。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总指挥是刘备,法正参谋。 计夺天荡山:纯粹虚构。 定军山之战:夏侯渊阵亡于刘备军夜袭,虽非黄忠阵斩,但是黄忠在这一战功劳很大。 曹操杀杨修:杨修并非在曹操撤兵前夕被杀,实际上是曹操撤兵后才杀的,在正史中并无曹操杀杨修后与蜀军再战,并被魏延射掉门牙的事。 五虎大将:刘备并没有封“五虎大将”,只封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别为前,左,右,后四大将。五虎大将是因为三国志中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的传记放在同一章,后世称为五虎大将。 周仓、胡班:虚构人物,历史上没有记载。 关羽单刀会:事实上是鲁肃在阵前邀请关羽讨论荆州的事情,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刮骨疗伤:此时华佗于赤壁之战已经死了,是一般的军医操刀。 关羽麦城拒降:未有记载,是被擒后拒降。 玉泉显圣、追命吕蒙:玉泉显圣改编自唐代玉泉寺建寺故事,且吕蒙是病死。 七十二疑冢:曹操葬在高陵。 关平:关羽长子,不是义子,随羽临军,三国志里只出现两次名字。 关兴:弱冠(近二十岁)就因才高任侍中、中监军,文武双全,深得诸葛亮器重。于夷陵之战后数年死去。 张苞:虽称早夭,但有留下子嗣张遵。 糜芳:未见逃回蜀营被凌迟处死情事,夷陵战后倒有随贺齐出征魏国蕲春地区的事情。 范疆、张达:同样未见孙权为了避免战争,将他和张达押送回蜀国之事。他们投靠孙权后就无下文。(孙权可没那么怂)。 阚泽推荐陆逊:陆逊在荆州原本就是吕蒙的副手,吕蒙去世之后,自然是陆逊接管东吴西线防务。 夷陵之战:吴军五六万,蜀军八万,并非以少胜多,不过蜀军确实士气较低。 潘璋之死:潘璋在夷陵之战中为孙权立了战功,砍杀冯习等人,死于234年。 白帝托孤:刘备临终是托孤与诸葛亮和李严二人,但仍没有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八阵图:八阵图是诸葛亮所作的兵法图阵,不是神怪石阵、迷宫。 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七擒孟获。但《汉晋春秋》及《华阳国志》中有说过“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而鄂焕、祝融、孟优、木鹿大王等都是小说所创作。 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而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出祁山,其中五次战绩分别为:第一次败于街亭,第二次配合东吴作战,攻城不下,但在撤退中斩杀大将王双(与演义基本相同),第三次攻取武都和阴平两郡成功,并击败郭淮,第四次大败司马懿,第五次司马懿不敢出战,但是诸葛亮病死(此役蜀军将国境线向前推进了很多,而后姜维北伐又一次推进)。 姜维:姜维并没有战过赵云,也没有败过诸葛亮。而是因为马遵疑姜维等人有异心,于是,也乘夜随郭淮至上邽。姜维发现马遵已走,对遵无可奈何。姜维回到翼县,翼县吏民大喜,推举姜维去见诸葛亮。 郝昭:推荐郝昭守陈仓的是曹真,不是司马懿。 司马懿与诸葛亮:诸葛亮头三次北伐时,魏军并非司马懿统领而是曹真。 曹真:正史中的曹真可不是演义里那样的废物,他除了儿子没生好,各方面都很优秀,他和诸葛亮交手未曾占下风。 失街亭:魏军总指挥为张郃,非司马懿。 空城计:街亭战败后,魏军并未对蜀军进行追击。诸葛亮只是曾把西县的民众与粮草迁移而已。且当时魏军主将也非司马懿,真正空城计则是由魏将文聘,蜀将赵云用过的。 气死曹真:曹真病死于洛阳。 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病死于228年,并未随军出战。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败:苟安不见史书记载,这次北伐失败是因为李严假传刘禅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虚构这么一个小人物估计是罗贯中想显示这次司马懿是靠运气取胜。(再说有那个父母会给孩子取这个名字。苟安:苟且偷安。只顾眼前的安乐,不作长久之计) 火烧上方谷:诸葛亮大破魏军于卤城,司马懿仅以身还保营。《三国志》未提用何种战法大破魏军。陕西乡野传说与演义无大异;上方谷,一说葫芦谷,疑为卤城的浑称。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两军相近时,蜀将姜维和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做势佯攻,司马懿不敢逼近,只好退兵,蜀军入谷然后发丧。当时在各地就传开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笑话。 魏延反叛,被马岱诛杀:魏延与杨仪不和,在诸葛亮死后不服从调遣,相争失败后被杀。在诸葛亮生前魏延得到重用,亦无“逼成反骨”之说。 九伐中原:事实上姜维北伐多达十一次,其中大胜两次,小胜3次,平手四次,大败小败各一次。而八次北伐的过程大多属于虚构。 地理大搬家:把太白山移到祁山的旁边,把陈仓移到街亭的南方,甚至把祁山移到褒斜道北面的斜谷旁,或是移到五丈原附近。 孙尚香:孙夫人名不是孙尚香,她的真名谁也不知
三国演义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的见解
武汉大学历史系唐长孺教授谈诸葛亮
一、有关诸葛亮评价问题
诸葛亮可以说是封建社会里边的一个完人。从当时一直到后来,从来没有人对诸葛亮有贬辞的。从陈寿写的《三国志·诸葛亮传》后的《评》以及他《进〈诸葛亮集〉》的表,都对诸葛亮非常的推崇。在《评》上说诸葛亮的治蜀是“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他“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总之,说他“诚信公道,赏罚严明”。正是这样,首先他得到人民的爱戴。《评》上边说他“用法严峻”,但是人民是畏而爱之。他如此的权重,但是后主对他不疑。他的地位相当于汉献帝时的曹操跟曹魏中后期的司马懿,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中,但是后主一直信任他,对他是不疑的。在政治上历来对他非常推崇。陈寿《评》里说他“管、萧之亚匹矣”,是跟管仲、萧何差不多的人物。后来唐代杜甫的诗,说他“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都是对他极端地推崇。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陈寿的《评》里边有这么一句话,说他“盖应便将略,非其所长欤?”用一个疑问词,“非其所长欤?”在他的上书的表中也说他善长的是治国,但并没有贬低他的军事才能。上《进〈诸葛亮集〉》的表中,陈寿说他的军事才能,“长于治戎,短于应变”,他是擅长于治军,可是“短于应变”,即“出奇制胜”,是其所短。他“长于治戎”,这是裴注引《袁子》的话,袁准是晋朝人,说诸葛亮用兵的特点,一个是“安静”,第二就是“坚重”,他不崇尚出奇制胜。但陈寿是不是真的贬低他的军事才能呢?并非如此。他说诸葛亮“长于治戎”;他在传末还说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司马懿赞赏的,当然是他的军事才能,说他是“天下奇才”。陈寿在诸葛亮死后还专门在传中写上这一句,在他的上书的表里边也说:“长于治戎,短于应变”,在下面又说,“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当时碰到的是司马懿,就意思是说只有司马懿才能抵抗他,所以说实际上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绝对没有贬低。只是说他从事政治跟军事二者之间,他尤其是政治更善长。在军事上来说,他在治军这方面见长,而不是出奇制胜。这个说法,我看还是正确的。
诸葛亮时,魏延曾建议出兵子午后,诸葛亮没有听他的话。这一点,后人是有点议论的:魏延这个计划还是对的,诸葛亮是坐失良机了。但是诸葛亮自己曾经讲过,“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他一生谨慎,他的治兵也就是“安静”、“坚重”,不轻易冒险,正如兵法上所谓“先为不可胜,然后能够取胜”。他固然对魏作战没有取得“尺土”,但是除失去街亭外,他也没有遭到很大的挫败,也没有人能打败他;而且诸葛亮的治军之才,据历史记载,他的兵士跟居民相杂,就是说当时不仅蜀汉人民对他十分爱戴以外,就是在敌境,在“外国”的土地上,也得到百姓的支持。长安是曹魏的重镇,不会轻易就会攻取的。在这个时候孤军深入,屯兵于坚城之下,能够希望得胜吗?即使他真是能够取得了长安,h诸葛亮多次撤兵,都是因为运粮的困难而退兵,假若取得长安又如何守法?他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实际上是自负的。
诸葛亮自比管、乐。管仲跟乐毅从来没有人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从来是管、晏,管仲跟晏婴,就是陈寿的评也说诸葛亮是“管、萧之流亚也”。这重点是政治方面,管仲跟萧何。乐毅跟管仲两个人是绝对不同的人物:管仲是政治家,他相齐桓公,清朝末年的俞曲园对此有一种解释,他说是针对汉室而言的。假如说汉室存在他,就当管仲来帮助割据的齐桓公那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来关崇王室,保持汉朝;假如说,汉朝灭亡了,他就当乐毅,帮助一个当时的州牧。管仲是一个政治家,乐毅是一个军事方面的人才。并不是出奇制胜的这种才能,而是治军严整,非常稳重的。在当时蜀国是一个弱国的形势之下,要幸险侥幸,实在是个危险的事。所以从这一点来讲,陈寿的评价是正确的:长于治戎,并不在于应变。
二、有关《隆中对》问题
当时的形势就是这样,当时刘备去访问他,“谘臣以当世之事”,就是问他当时的形势,当时的形势摆在那里的,曹操已经占领了北方,是不可与争的,兵多势重;孙吴据有江东,已历三世,也是不可与争的,只可为援而不可为敌。就是说,供给刘备可以回旋的余地只有荆州和益州,此外没有地方,当时的形势是摆在那里的,就是这样一个形势的,并不是诸葛亮由于他的什么能耐做到的情形,而事实上也只能如此,刘备能够占据的地方只有荆、益两州,此外,还有什么地方呢?诸葛亮作这样一个对策,后来是这样的发展,当时的形势本来就是如此。但是,把《隆中对》作为诸葛亮的文章,这其实是不对的,这是陈寿的文章,是刘备问诸葛亮,诸葛亮回答,怎么说是他写的文章呢?而且,这里边《隆中对》,当时刘备去访问他,不晓得谁跟他去的,是否当时也有人作了记录呢?这是我很可疑的,也许是后来史臣,而当时蜀国是没有史臣的,据说是如此。
三、有关孟获问题
孟获后来在蜀汉充当了御史中丞,当了朝丞。看来孟获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是有文化的,所以他当御史中丞,是文官。
四、对诸葛亮评价极高的原因
在明朝以后,跟《三国演义》有关,在此以前,诸葛亮就是符众生的。从三国时期开始人们都是对他赞赏的,他能抗御曹魏这样的大国,他的治蜀得到人民的爱戴,“劳而不怨”。从宋代以后,不仅从宋代以后,从东晋以后,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正统的问题。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他就是把蜀汉作为正统。既然把蜀汉作为正统,那当然诸葛亮功劳就非常之大,他是维护了汉朝,一直到后来,司马光作《资治通鉴》还是以蜀汉为正统。
五、诸葛亮的经济措施
经济方面措施不多。当时诸葛亮有一句话,就是“民贫国虚,唯仰锦耳。”可见得巴蜀还是比较穷的,他靠锦官城在那里织锦外销,锦远销到曹魏,远销到吴国,这是他的财政方面一个很大的收益。提倡手工业,另外他也兴修水利,此外措施没有。
六、有关诸葛亮“北伐”问题
有人说(北伐)是以攻为守,他要守巴蜀,先进攻汉中,以攻为守。有人这样将,这样讲其实我看也不见得正确。因为诸葛亮出兵之前,曹魏并没有进攻蜀汉的意图,曹魏当时主要是对付吴,而不是对蜀,他的重兵当时都在淮南。他要对付孙吴。所以当秭归战后,刘备病死,这时曹丕没有乘机攻蜀,相反地去准备进攻吴国。他们始终把吴国作为大敌。所以当诸葛亮大军南征时,曹魏没有乘这个时候去进攻。等到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三郡响应,这时候曹魏大为震动,料想不到小小的蜀汉竟敢出兵,他自己并没有取蜀之意。说他以攻为守,应该先有曹魏取蜀之心,如是他揉取主动。但是曹魏并没有攻蜀的意图。他要逐步进攻,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他绝不轻举妄动,他还是步步为营,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就这样。
诸葛亮应该说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伟大的政治家。在他二十七、八岁时,刘备三顾茅庐去找他。然后,他就作了非常有名的《隆中对》。《隆中对》把当时中国国内的形势作了很细致深入的分析,指出了北方怎么样,南方怎么样,然后西方怎么样。跟刘备建议取荆州,取巴蜀,然后三分天下,跟曹操、孙吴抗争,这是很不简单的。当时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知识分子,对全国的局势作出这样细致深入的分析,而且最后历史的发展可以说基本上按照诸葛亮所预见的情况发展下去,形成所谓三国鼎立的局面,从这点上讲,我觉得诸葛亮一个年青的知识分子、一个年青的政治家能做到这样英明的预见,最后形成三国这种政治局面是很了不起的。这是从政治上讲。
另外一方面,他到四川、云南执行民族政策。“七擒孟获”事是裴松之《三国志》注里边的,而陈寿《三国志》中并没有把这事记录下来。但是既然有这种传说,就说明有这种可能,也反映当时诸葛亮对待南中少数民族情况是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政策,可以说是以心服人,不是以力服人,是以德服人。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跟少数民族搞好团结,长期和平共处下去,最后达到融合。他在四川立足,云南成为他很重要的后方,直到今天云南少数民族还对他非常崇拜,非常敬爱,这不是偶然的。虽然“七擒孟获”是个故事,正史里没有记载这件事情,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个传说,反映一定的事实,特别是从千百年来西南少数民族对诸葛亮崇拜的情况,可以想象到他在民族政策方面的伟大见解跟实践结果的情况。
另外从军事方面来讲,陈寿说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好像他不大能够打仗。蜀汉在战争方面不是太成功,当然有种种的原因,不能完全归罪于诸葛亮一个人,恐怕跟它的地理情况,跟他手下的人才等等各方面都有关系。但是有一点应该看到,就是他几次出祁山北伐,实际上我看是一种以攻为守的办法,他这样攻并不是真正一定想要打到长安,打到洛阳,但是出兵这种姿态,这种举动,就使得北方对他另眼看待,对他不放轻举妄动,这样就保住了西南四川云南一带地方,所以把诸葛亮北伐看作一种战略,利用这个办法来维护住这个政权的立足点,维护他的地位,这样看也许更适合些。
诸葛亮给人的形象,现在一般都是从小说,戏剧方面传达过来的。我觉得是不是还有一点应该考虑,就是诸葛亮是一个讲究法治的人。本传上讲他“循名责实”就是法家的态度,他“严刑峻法”,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非常严格,老百姓都很怕他,但是同时也很敬爱他,我觉得这是诸葛亮的一个方面。是不是还有另一个方面应该考虑,就是他曾经讲过两句很有名的话,“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什么叫“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呢?我体会这是道家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一种思想,一种“淡泊” 、“宁静”的想法。所以诸葛亮这个人应该说他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在安邦治国方面,是采取“严刑峻法”的办法。另外,他在为人方面有道家的一面。他的治家、人生观我觉得恐怕应该同时注意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的特怔。可惜诸葛亮的著作今天留下来的不多,有些是假的,不可靠的。我想,如果他要作诗,写文章的话,恐怕很可能会更多的流露一些道家的思想,而不是商鞅,韩非的那种想法。所以今后研究诸葛亮,我觉得还可以从这方面多下些功夫,研究研究他的心态,研究研究他的思想深处是不是有几种因素混合在一起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讲严刑峻法的人。当然现在我们老百姓心目中的诸葛亮就是羽扇纶中的那种形象,这当然是从小说、戏剧里边来的,这说明小说戏剧对于宣传历史人物,对于进行历史教育还是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