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我不进去就蹭一会视频

宝宝我不进去就蹭一会视频 | 蜂蜜百科常识网-凯发网站

本文目录一览:

  • 1、家有小磨蹭,先找找孩子拖拉背后的原因
  • 2、宝宝老爱把小脸往大人身上蹭是怎样的体验?
  • 3、宝宝磨蹭怎么办
  • 4、孩子晚上磨蹭不肯睡,6种方法比说100句更管用

家有小磨蹭,先找找孩子拖拉背后的原因

家有小磨蹭,再有趣的周末安排也能泡汤。

上周末和闺蜜约了一起遛孩子,我住西边她住北边,距离不算太远但也不近,考虑到距离问题,以及难得周末休息,当然也考虑到了孩子的动作慢,不可能太早,所以我们就约了10点半见面。两边孩子年岁相差无几,性格也合得来,得知又能一起玩一天自然是相当高兴。头一天晚上我就跟孩子说清楚了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我们需要几点出发。他欣然点头答应了,临睡前特别高兴地说:“妈妈,我睡啦,晚安”。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给孩子准备早餐,一切准备就绪了,就进房间叫他起床。他其实早就醒了,宁肯躺床上无聊得看天花板也不起床。三催四请之后,好容易是把人请下床了,看了看表,9点55分。眼看着孩子进了洗手间却迟迟听不见流水声,3分钟、5分钟、10分钟……我跟进去,只见娃愣神似地站在水池前一动不动,碰了碰他,“在想啥呢?怎么还不洗脸刷牙?”经我提醒,终于动换了,慢吞吞拿起牙刷,挤出牙膏……看过《疯狂动物城》的朋友,你们记得里面的树懒先生吗?听他说话真是令人着急,是的,我儿子就是那种状态。

好容易等他洗漱完毕,开始吃早餐,已经是 10点20 ,得,距离约好见面的时间只有10分钟。吃早餐的细节就不描述了,总之就是磨磨蹭蹭,一口饭怎么也吃不完,我都怀疑他是不是跟牛一样,都有反刍的本领。明明看着咽下去了,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嘴里还包着。本着吃饭不打扰、不催促的想法,又是30分钟过去了。慢慢悠悠,总算是吃完了。这时收到闺蜜打来的电话——

“喂,你们弄完了吗?我们还没出门,早饭还没吃完。哎,别提了,孩子太墨迹了,我从8点半就开始叫他起床穿衣吃早餐,现在还没吃完,还把家里翻得乱七八糟,一大早的就让我给修理了一顿。”

得,果然天下的孩子磨蹭起来都一个样。

等我们整装完毕,开门下楼的时候,我绝望地看了看表,呵呵,11点23分。

刚刚这么一长篇给你描述的就是我家周末的早晨,就是无论你几点起床开始准备,无论你把一天的时间活动得多丰富,也无论你事先跟孩子沟通得多顺畅,临到头那个小磨蹭总是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好歹这还是周末,反正我也不赶着上班,顶多就是上了车,再跟孩子把早上的事情复盘说一次,得出结论就是,出门晚了,你玩耍的时间就少了。

工作日的早晨,骤变“虐童”现场

在孩子磨蹭届,我以为我是最惨的那一个。直到那天中午和同事们聊天时才发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每个工作日的早上,我家就像是在打仗。一边是你争分夺秒,另一边的孩子仿佛在度假,不急不慢。”

“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样磨蹭?我跟同学朋友们聊天,总想找一个特立独行的别人家的孩子,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完全令家长满意的。”

听我说完周末早上的事儿,同事们的话匣子也被打开了,噼里啪啦地说起来,声泪俱下的样子更像是在跟法官控诉被告的罪行。

“我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开始准备早餐。自打身体离开床铺,我整个人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陀螺,里里外外忙来忙去。待我把早餐都准备妥当,自己也收拾利落准备出门时,发现半小时前叫醒的小神兽还趴在床上一动不动,衣服没穿,口没漱脸没洗,更别提吃早餐了。眼看着我上班就要迟到了,这个月的全勤奖又要泡汤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拎起他就往洗手间里扔,不瞒你们说,每天早上,我家都能传出我的吼叫声,孩子的哭闹声。真担心哪天邻居受不了去把我给投诉了。”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我们硬生生把午饭吃成了“控诉大会”。

孩子做事总是磨磨蹭蹭,做作业更是拖拖拉拉,一会儿铅笔不够尖影响写字,要削铅笔;一会儿口渴了写不好字,要喝点水;一会儿又是水喝多了,小便不能憋得赶紧上厕所;一会儿又突然想起来一个玩具找不到了,让你赶紧帮忙找;刚写了没两个字,手酸了,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让你揉揉……总之,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到那么多理由的。

说好了一早出门去游乐园玩,磨到快中午了还没换好衣服。

说好了3分钟洗脸刷牙5分钟穿好衣服然后下楼,实际上后面加个0都完不成这些事情。

时时催,天天说都没用。

每天经历好几遍,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孩子做事磨蹭,真是天下第一难题。

为了这事儿倒也没少看书《孩子,你慢慢来》、《男孩养育》、《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育儿 理论掌握了一大堆,可就是治不好这个磨蹭劲儿。

时间不等人,不是上班迟到,就是孩子睡眠不足影响生长。家长不着急,孩子好像就更不着急了……真是让人着急又心累。

磨蹭的孩子看起来一样,背后原因各有不同

别看孩子们都是做事慢吞吞,但背后的原因又各有各的不同。都说看病下药,对付磨蹭,也得找准起因才能对症下药。

第一种,蜗牛蜗牛慢慢爬,孩子天生就是慢性子

慢性子,其实我个人还是挺喜欢这种的。做事很稳,心里有数,但是呢要真遇到着急的时候慢吞吞的样子也是让人干着急。

对于这种孩子呢,咱们可以给他一个合理的刺激,帮助他提速。比如,3-7岁的孩子都喜欢做 游戏 、也爱比赛,并且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如果用 游戏 和比赛的方式和孩子玩起来,合理利用他的“好胜心”,坚持一段时间,是可以将孩子做事的速度提升的。起床后的穿衣比赛,睡觉前的刷牙比赛,看看谁能更快地完成。

但是,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愿意接受这种方式,就要暂且放慢家长自己的节奏。或者在做时间计划的时候留出更富余的时间,如果有10分钟的富余,就预留出20分钟的时间,同时降低自己的预期,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改变和成长。至少在短期内,要接受他的这种天性。

第二种,父母太“能干”包办一切,孩子成甩手掌柜

你知道吗,爹妈太“勤快”,反倒容易养出懒孩子。什么事都替孩子想到做好了,孩子简直就成了甩手掌柜。

玩完玩具后,本来应该孩子整理的,孩子一溜烟跑了,爹妈或者老人帮忙代劳;换下的脏衣服,孩子随手一扔,后面跟着爸妈或者老人赶紧给放进脏衣桶里;吃完饭,放下筷子就跑了,反正有人帮忙给放进水槽里……本来应该由孩子做的事情,都有人帮忙“善后”了,孩子认为理所当然,想干嘛就干嘛,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反正什么事都有人帮忙。

家里长辈的这种溺爱让孩子养成懒散的性格,而且年龄越大,表现越明显。这类孩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做事被动,所有事情都需要有人盯着或者催着,有大人看着,他的速度就快,没人看就很懒散。

这种“拖延症”是人为造成的,等到你意识到孩子有了磨蹭和拖延的问题,他已经养成了习惯,并且可能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所以更是需要时间和耐心。更重要的是,作为长辈应该改变,厘清与孩子的界限,分清哪些事是孩子自己可以做的,哪些是必须由父母长辈协助或者帮忙完成的。比如,吃饭、写作业、收拾玩具,是孩子自己的事,定好规矩后,就提醒孩子去完成,无论他完成得好与坏,家长都不再参与。逐渐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待他吃过“几次苦”尝到教训后,失败的经验会教会他应该怎么做。

第三种,孩子被迫做不感兴趣的事,磨蹭就是无声对抗

再优秀的孩子也喜欢玩,只不过可能对于学霸来说,他们已经打通了任督六脉,学习对他来说也充满乐趣,进入这种状态的孩子学也是玩。但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普娃,玩才是他们的天性,尤其男孩子。

就拿成年人来说,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也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对于没有兴趣,或者做起来感觉比较棘手的事情也是能拖就拖。

孩子们更聪明,他们当然也是更愿意做简单的、感兴趣的事情。具体表现在,如果孩子对所做的事情没兴趣或者兴致不高,就会用故意磨蹭的方式来抵抗。

比如我家孩子特别喜欢游泳,训练起来再累也不嫌弃;教练再凶也没所谓,就是喜欢,心甘情愿地按时参加训练,甚至不断加时。而我们邻居小姑娘,同样的教练,同样的训练项目,每逢游泳课时,就各种磨蹭,找各种理由不想去,一定要拖到最后一分钟才蹑手蹑脚地进去。可是小姑娘做其他的事情则要比我们麻利儿很多倍。

宝宝我不进去就蹭一会视频

这就是兴趣差异所致。

那如何让孩子对不感兴趣的事情也能提起兴趣呢?可以用角色扮演的 游戏 方式来激发他的兴趣。

如果孩子不爱写字,写作业磨蹭。那就让他变成自己喜欢的奥特曼角色,要写的作业都是一个个怪兽,每写完一项作业就是奥特曼收服一个怪兽。这一招对于刚入学、刚开始写字的孩子管用。但你要是孩子已经上了三年级或者往上,还是对写作业没有兴趣,那就是另外一方面的问题了。

第四种,身在曹营心在汉,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

还记得我前面说的那个例子吗?写作业的孩子,除了没有惦记好好写作业,其他事情都装在心里了。脑容量有限,装的东西多了,自然就没有多余的空间干正事儿。要帮助这一类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最关键的是要提高他们的专注力。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有可能是集中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不够,在平日里,你可以把一整件事情分成多个小段。一件大事情拆解成多个阶段性的小目标,能确保在一小段时间内,尤其是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那段时间里能完成一个片段。或者在更短的时间里还能达成这个小目标,当孩子看到了成绩,就容易有兴趣继续进行下去。你也可以在孩子完成小目标之后,适当给他一点小鼓励。一边是孩子完成了小目标,尝到了胜利的甜头,一边又收到了家长的鼓励。和之前动不动就被催促,动不动就挨说比起来,哪个小孩都会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作为家长,主要是帮助孩子合理的进行任务拆解,以及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肯定,坚持下来就能看到孩子的变化。

第五种,故意慢吞吞,就为逃避家长的额外要求

又要说一个我的真实经历了。

前年的一段时间,我儿子学小提琴换了一个老师,和以前的启蒙老师比起来,新老师虽然更专业,但也显得不够有人情味。要求特别严格,拉曲子时错了一个音或者指法错了,老师会中途打断,并批评好半天,直到孩子改对为止。老师也很少鼓励孩子的进步,更是对每晚的练琴时长要求得死死的,还要家长协助录制视频发给老师做点评。孩子在经历了几次严苛的批评之后,对小提琴有些丧失兴趣了。

为了能不练琴或者少练琴,他在那段时间就好像调慢了时间进程,所有的环节都被他拉长了。吃饭慢慢吞吞、写作业拖拖拉拉;练琴的准备工作也要磨蹭很久,他后来跟我说,“要是时间太晚,我就可以不练琴了。”

孩子为了达到目的,竟然能想到这个“办法”。既让我惊喜又感到惊诧。但我绝不能继续让他停留在这个状态,我必须帮他。

我就跟他协商调整一段时间,首先,我们换掉了这个老师,重新寻找一位更有耐心的;期间他可以暂停练琴,但每天需要听练习曲,跟着练习指法,他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

当我主动帮他卸下练琴的负担之后,那个积极主动活泼可爱的孩子又回来了,做什么事也不需要我再三催促。

写给为娃消得人憔悴的你

陪伴孩子的成长就是和他一起跑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很多时候我们只顾着往前奔跑,却错过沿途的风景,其实,只要我们的方向始终是朝着终点,时常停下来欣赏欣赏美景,又有什么不可;

路途很长也很艰辛,也许我们途中会遭遇体力不支,当感觉困了累了饿了,停下来休整片刻再元气满满地上路,又有什么可惜;

长跑路上,我们也可能会路过一个又一个的岔路口,每一次都要面临向左还是向右的选择,选错一次、两次、甚至很多次又有什么遗憾,没有经历才是真的遗憾。

成长的路很长,愿我们彼此,且行且珍惜。

宝宝老爱把小脸往大人身上蹭是怎样的体验?

我现在还没有宝宝,但是我家里面养了一只猫,他就天天往我身上蹭,老喜欢在我身上睡觉,特别的黏人,而且我看过一个视频就是二哈特别激动,然后就把它主人给扑倒了,虽然二哈脑子有点不太聪明,但是还是非常和主人亲近的。

宝宝磨蹭怎么办

宝宝磨蹭怎么办

宝宝磨蹭怎么办,宝宝磨蹭真的很让人着急,宝宝磨蹭的原因有很多,只要了解宝宝磨蹭的原因,对症下药,就可以解决宝宝磨蹭的问题啦,下面分享宝宝磨蹭怎么办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帮助到你哦。

宝宝磨蹭怎么办1

第一遍催促时

大多数孩子是不会在乎的,因为他们知道妈妈反正还会再催。

第二遍催促时

孩子预感到妈妈可能会发火,于是抓紧最后的时间再玩一会儿。

第三遍催促时

孩子知道妈妈真的要发火了,再不行动可能会被惩罚,于是才会开始行动。

催促孩子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在我没发火之前,你还有时间再磨蹭一会儿。

其实,与其催得心力交瘁,不如停下来好好想想,孩子磨蹭的原因。

以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造成的磨蹭

家长觉得孩子做事跟不上自己要求的节奏,就给孩子贴上了“磨蹭”的标签,却没有弄清楚:到底是孩子磨蹭,还是你觉得他磨蹭?

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本来就跟大人不一样,他们吃饭比我们慢、洗漱比我们慢。

不是因为故意磨蹭,而是他们的能力就仅此而已。

孩子有抵触情绪造成的磨蹭

小君一到写作业时,不是喝水、尿尿,就是想睡觉,能拖一秒是一秒……

因为君君想:反正写完了,爸爸妈妈也不让我出去玩,没准他们还会布置新的作业,不如我就慢慢写。

拖延有时是孩子独立的宣言。有的孩子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事,故意不按父母吩咐的去做。

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磨蹭

静静吃饭时,只要听到客厅外有任何动静,就会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做作业时,一听到电视声,就会丢下作业,跑去看电视……

不是所有的磨蹭都是故意的,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如果家长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孩子的学习会更加拖拉,导致学习效率更差。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造成的磨蹭

有研究表明,孩子对短时间的估计是不准确、多变且不稳定的,并且他们会常常利用磨蹭来表达对即将要做的事情的不满或不感兴趣。

比如,每次吃饭前要求孩子只能看5分钟的动画片,结果30分钟过去了,孩子还继续看着动画片不肯吃饭……

家长的插手造成的磨蹭

豆子今年上一年级,上学来不及了,妈妈就帮他整理好书包;午休来不及了,妈妈帮忙盛好了饭,还顺带夹好了菜;写作业来不及了,妈妈帮他做……

其实有些孩子磨蹭一部分是由家长的插手造成的,爸妈们总是因为来不及,帮孩子做了很多本该他自己完成的事。

其实,插手了孩子的一切,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依赖你,也就越来越磨蹭。

很多时候,家长不懂孩子拖延磨蹭的心理根源,采取错误方式引导甚至打击孩子,这都会适得其反。

宝宝磨蹭怎么办2

一次在幼儿园讲完课之后,一位母亲走上前来,皱着眉头对我说:“我的女儿做什么事情都特别磨蹭,做游戏、穿衣服、吃饭等活动都比同龄的孩子慢很多,效率特别差,怎么跟她讲道理她都听不进去,只有跟她嚷嚷的时候,她才能快一点点,但下一次还是那样。”

正说着,她对一个正在旁边玩的女孩子喊道“宝贝儿,到妈妈这边来。”女孩子听见后便轻轻地挨到我们近前,她长得很文静,母亲说:“告诉鲁老师,你叫什么?”只听见孩子细小的声音说:“曼曼。”母亲接着说道:“我真是怀疑是因为我给她起错了名字。”

分析

许多父母都有着与这位母亲同样的苦恼:孩子动作太慢,做起事情磨磨蹭蹭,慢条斯理,消耗不必要的时间,降低做事的效率,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饭等生活自理方面,显得极为磨蹭。

当自己的孩子跟同龄人相比显得动作缓慢,班上的老师也有这样的反映时,家长就应该加以重视了。因为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儿童往往容易出现不灵活、不协调的行为表现,影响今后的身体和智力发展。上学之后,如果做作业的速度太慢,就会影响学习、休息和正常的娱乐活动;考试的时候动作太慢,往往还没有做完就到了老师收卷的时间,导致成绩下降;运动的时候动作太慢,就往往不能战胜对手,让别人领先,这些都会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动作缓慢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改变的先天气质,父母对于孩子的气质只能接受并因势利导;再有,有的孩子天生大气,较为成熟,三思而后行,做事的过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会因慎重仔细而动作缓慢,这样的效率反倒会非常高。对此,家长需要仔细分辨判断后再对孩子的慢性子进行调理。

从孩子来说

动作不熟练是动作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小的时候,神经肌肉的活动还不协调,所以做事的时候要非常缓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为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经常创设锻炼动作的情境,以便于孩子的神经肌肉得到及时的’协调发展。

没有时间紧迫感是动作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件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只是在延续着从前的习惯而已,他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那么,就要为孩子多设置奖励情境,让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报。

对于家长来说

面对几岁的孩子,年轻的妈妈常常感到与其让他自己来做事情,比如吃饭、洗脚,还不如成人喂他吃、帮他洗来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并且,孩子也会因此惰性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对自己没有责任心。

再者,动作缓慢一般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孩子处理事物的速度显得比一般人慢,通常是因为达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有时也是因为对成人的要求没有作出足够的反应,成人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但孩子也许表现很不错了,我们先前提到的曼曼的妈妈就是一个急性子,她是一名记者,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和丈夫都符合自己的做事速度才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抱怨,这也是不现实的。

然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磨磨蹭蹭,往会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技能的日益高要求,使得人们必须有紧迫的时间感,做事抓紧时间,提高效率。

对策

1、孩子动作慢,可以通过游戏来加以改变。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赛看谁吃饭快,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等,这些游戏能激发孩子进取心。孩子喜欢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没趣,这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胜利”。

2、孩子可以与自己比赛。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没有进步,保持原状,或者退步,就不给予奖励。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一直到达合适的时间为止。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缩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克服动作慢的直接办法。在此期间,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解释分数的意义,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3、父母还可以采用记数法来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完成某件事情。记数法很简单,随时可用,父母可以与孩子事先讲明白,看数到第几声的时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后父母让孩子准备好,说声“开始”,就开始计时了。“1、2、3、4、5……”, 一边数,一边看孩子,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尽量抓紧时间将事情做完。如果在计数开始的时候,孩子动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数快一点,让孩子感觉到时间就快要到了。如果在快要结尾的时候,孩子还差得较远,就放慢记数的速度。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快一点做事,就数慢一点,让孩子有尽快完成的希望。如果家长总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感觉,孩子完成了任务,就表扬孩子“真不错”、“又长大了”等。

4、如果给孩子表扬的方法没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变动作慢的目的。父母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饭,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

5、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在日常活动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来提高效率,使同样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样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窝耍赖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家长一起去上幼儿园;再如,吃饭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张动画片的盘了,否则时间又被拖延过去了。

在宝宝效率提高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孩子晚上磨蹭不肯睡,6种方法比说100句更管用

最近,有会员妈妈无奈地提出了一个困惑她已久的问题:

“最近3岁的宝宝晚上总喜欢闹,各种拖拉磨蹭,就是不肯上床睡觉,这还没过年呢就开始兴奋了?小孩子也有节前综合征的毛病吗?”

她家孩子白天午睡很好,一到中午自己就乖乖躺床上,一闭眼很快就能睡着,根本不用哄。

最开始她还以为是中午睡得太多导致晚上孩子睡不着,但以前怎么都不这样呢?

而且她感觉孩子也不是不困,就好像诚心和她作对似的,不管是“刷牙”、“洗脸”,还是“上床”,每一件事情都各种拖延。

说一万遍“该刷牙睡觉了”,人家仍旧趴在地上玩小 汽车 ,雷打不动,或者满屋子跑来跑去,假装没听到。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还没洗澡、没刷牙、没换睡衣、没讲睡前故事……老母亲烦躁得头顶冒烟、

拖他去卫生间吧,但一拖,他就秒变秤砣。等好不容易哄骗到床上,认为可以安心睡觉了,结果,前戏刚刚开始。

脱完袜子脱裤子,脱完裤子脱上衣,脱完上衣换睡衣,换完睡衣想嘘嘘,尿完嘘嘘讲绘本,一本一本又一本……

“妈妈再讲一本可以不?我要看小熊~”

“明天再讲,马上睡觉。”

“就再讲一本,求你啦,妈妈~”

好不容易讲完第n本,关上灯,就只见黑暗中,他的运动力瞬间爆棚,被窝里钻山洞。

老母亲用尽最后的理智把他摁回床上,他又开始撅起小屁股,

“妈妈,快看看,看看蒙古包。”

“妈妈困了,明天再看吧,乖,闭眼睛睡觉!”

“妈妈,你的手机亮了。”

“睡觉!再不睡打屁屁!”

终于一切都安静了下来,但等你不经意地睁开眼睛却发现……

磨蹭,是孩子们的普遍现象。但他们都是因为什么原因磨磨蹭蹭呢?看着他们可爱无辜的小脸,父母又能拿他们怎么办呢?

孩子为什么不睡觉?

首先,如果你家宝宝刚2、3岁,那么他会处于自我敏感期的阶段,心理学上认为,这个时期宝宝会从特别依赖父母逐渐变得独立。

这是宝宝产生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集中在了自我的构建中,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来 探索 充满未知的新奇世界,以此获取心理上的满足感。

试想当你沉浸在你沉浸在一项事物中,是不是也最讨厌别人来干涉你?宝宝此时的心理状态也是如此,他们对大人的要求和安排会表现出很大的自我选择性。

而宝宝也对早睡、晚睡、对身体好不好这些大人的想法没有太深的触动,因此就算有些困意了,但因为在玩玩具、看动画,不想睡就是不想睡。

当父母提出相反意见时,宝宝就会本能地产生反抗情绪,“消极怠工”的表现就很自然了,再大些的孩子还会找各种借口:

再玩儿10分钟,再读一本绘本,再看最后一集动画片,再喝一杯水……

归根到底宝宝无非是想自己决定玩耍和睡眠的时间罢了。

“怕黑”也是孩子不肯睡觉的一大原因,此前我们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孩子为什么会怕黑、怕鬼?都是这3种心理在作祟》,这里就不再赘言了。

总之一些恐惧的想法在大人看来是非常可笑的,但那些怪物却真实存在于孩子的脑海里。

当然孩子害怕的情绪通常来讲也不会太激烈,父母的耐心引导总能很快帮他们度过这道心理难关。

除了主观上的这些原因,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每到年节都是大人们最忙碌的时候,下班晚、吃饭晚,父母开始变得晚睡在所难免。

孩子总是善于学习、模仿的,父母习惯了晚睡,孩子自然也不会早睡,不知不觉就容易养成拖拉的习惯,慢慢会失去管理时间的能力。

父母对于孩子的引导很重要,但并非单纯地告诉孩子如何正确去做就够了,适当的时候也需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错误的后果。

6种方法拯救磨蹭孩子

1、认同孩子的磨蹭

因为嫌弃孩子磨蹭不睡觉,父母会不停地催促,日复一日,孩子晚睡的毛病可能没改,妈妈却添上一个新的毛病——唠叨。

想想那些我们嫌父母唠叨的时光,不都是这么来的么,从最开始的抵触、反抗,逐渐形成了对妈妈的“免疫力”,管教也逐渐变成了无奈的“唠叨”。

所以对付孩子磨蹭,千万不能催,因为你越催,孩子有可能越慢。

而且,我们还要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当我们不断提醒孩子“快去……快去……”的时候,其实你是在以成年人的节奏来衡量他的节奏。

他达不到你的要求,你会烦躁,孩子也会有逆反心理,不再配合你。

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肯定孩子的节奏,顺应他的节奏,顺便制定规则。

只要孩子没有违反规则,那么,适当慢一点儿也没关系。

2、制定规则,教会孩子管理时间

日本行为科学管理学家石田淳经过研究发现,孩子拖拉磨蹭,其根源是对时间“无感”,同时缺乏时间管理能力。

当这种心理状态持续下去,得不到扭转时,孩子可能会对拖拉上瘾。

但是告诉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时间”,可能有点儿难,所以,建议每位家长都给孩子准备个沙漏或者闹钟。

设定不同的闹钟铃声,可以用孩子喜欢的音乐当铃声,当这首音乐响起的时候就去刷牙,那首音乐响起的时候就去洗澡等等,让孩子逐渐形成对时间的概念。

一个计时的小沙漏,可以帮助孩子明确“看见”时间。

比如: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时,用小沙漏来计时,跟孩子说:“沙子漏完后,就是20分钟,咱们的睡前故事就讲完喽!”让孩子学会支配自己的时间。

3、把睡觉变成 游戏

有宝妈支招可以假装“使坏”,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睡衣藏到被子下或者床头柜等地方,让宝宝自己去“寻宝”,把睡觉也变成好玩的事情。

类似的睡前小 游戏 还有很多,但这种招数真的有用吗?

也有不少妈妈表示,效仿后都哭了,孩子不但没睡着,自己还被折磨得不行。

如果宝宝越玩越兴奋,那就说明还是没玩对。

睡前 游戏 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固定的“仪式感”让宝宝触景生情,给宝宝营造出一个安静舒适的氛围他自然就觉得自己该睡着了。

我们可以调暗卧室的灯光,躺在床上,搂着宝宝说:宝宝,和你喜欢的东西说晚安吧!

外套晚安,裤子晚安,鞋子晚安,玩具晚安,被子晚安,台灯晚安,椅子晚安,窗帘晚安,……晚安,我们要睡觉咯!”

说着说着,你会发现,原来还在你怀里扭个不停的宝宝,慢慢安静下来了,小手小脚变得放松,呼吸越来越均匀,小家伙已经进入梦乡了……

又或者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对他说:“现在是宝宝的按摩时间,妈妈会从头按到脚,按到脚趾的时候,我们就要睡觉啦!”

先轻轻按摩宝宝的额头、耳朵,然后是脸,接着是肩膀、手臂和手指,轻柔地按摩腹部,最后再按摩大腿和小腿。捏完小脚,对他说:宝宝,快睡吧!

在 游戏 中,孩子和妈妈有足够的互动,孩子很容易接受,也更能感受到爱意,睡得会更踏实。

4、提供安全感

有的孩子很容易焦虑,往往要逐渐建立起安全感才能入睡。

他可能会因为妈妈上班忙,陪伴的时间变少,心里有一些焦虑,所以很需要安全感。

他会认为最后的睡觉时间是和妈妈最亲密的时候,所以,迟迟不愿意入睡。

我们能做的就是,满足他睡前的一切需求,让他知道妈妈很爱他,让他获取足够的安全感,而做到这些其实非常简单。

一个心平气和的妈妈,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的来源。

当然,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柔软的小布偶,或者小毯子,孩子摸着或抱着软软的东西也能感到安全。

5、看得见的鼓励,看不见的进步

“宝贝,今天你自己9:20就上床睡觉了,没有让妈妈提醒,你又进步了,妈妈表扬你!”

实践证明,来自于父母的简单的鼓励和认可,每个孩子都会乖乖被套路。

为了让孩子更有积极性,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奖品,比如,按时洗澡就奖励一张贴画或者小红花,一个星期都按时上床睡觉,周末奖励一小时的游乐场或者买一本喜欢的绘本。

小奖励兑换大奖励,比如攒够30朵小红花,可以购买玩具、全家外出 旅游 、采摘等。

这样,既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又能帮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父母也要早睡早起

最终还是要说回父母以身作则的问题,如果想让孩子早睡,晚上9点后,父母要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放下手机,关掉所有房间的灯,让孩子躺在床上,给他讲故事,陪他聊一会儿天,等待他慢慢进入梦乡。

等孩子睡着后,父母如果真的觉得睡觉“太早”,可以关了等在其他房间上网或者看电视,但要注意声音小一点儿,确保不吵醒孩子。

孩子学习掌控时间要比大人更难,改掉一个习惯也比大人慢,他的自控力、专注力、记忆力等各方面都还在成长的过程中。

这需要父母的耐心和帮助,万不可急于求成。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0)
上一篇 2023年1月15日 上午6:27
下一篇 2023年1月15日 上午6:3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